先秦时期道家领域成就【57句精选】
- 2023-11-15 12:44:21
先秦时期道家领域成就
1、在道教吸收道家文化之前,道家文化其实有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老子庄子的地位自不必说,黄老思想曾经做过治国的根本理论,杨朱派对中国人人性的塑造可谓影响颇深。
2、我们看先秦学术,就不得不追溯下先秦的历史跨度。
3、▶尧舜禹
4、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发展,一共有三个阶段。杨朱思想代表第一阶段,老子思想代表第二阶段,而庄子的思想代表第三个阶段。
5、其中以儒家、道家、法家最为成就、传奇也最受争议!兵家代表有孙膑、庞涓,纵横家的代表有苏秦张仪以及祖师鬼谷子。
6、道家主张要顺应其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自然属性,让其自然得到发展,不去人为的改造干扰。
7、道是万物之源,是宇宙的本体,人生的准则。朴素的辩证法原理。
8、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史称东周之春秋战国。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子,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后来称全心全意的著作也叫“子”。
9、天下变成了一家的天下,天子从尧舜禹的禅让变成了家天下。当德性顺时,家天下传扬下去。当德性不符时,就会有人取而代之,失德而后天下大乱。
10、主张全生避害、为我贵己、重视个人生命的保存,反对他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自己对他人的侵夺,属于道家的别支,代表人物杨朱、子华子。
11、梁启超曾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这样写到:“以战国为主,而发端实在春秋之末。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
12、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始基,是天下万物产生的根源,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但“道”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道”又叫“无”。
1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史上空前的一次大爆发。
14、老子哲学思想的道,包括自然之道——宇宙法则、社会之道——为政准则、处事立身之道——做人原则三个层面。在科技发达、知识爆炸、信息频传的今天,对于传承文明和指导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15、道家并不完全反对人有私利,但主张要适可而止。
16、现在特指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百家一般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兵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
17、老子的道家哲学是具有浓厚社会政治思想意蕴的政治哲学,其无为而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上善若水是统治阶级在具体的施政过程中提倡高尚的政治道德和政治文明,以正治国讲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对构建现代社会政治思想仍具有哲学启示和指导意义。
18、中国文化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调整自己的价值,极大的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先秦是中国学术的源头,奠定了其后“百家争鸣”的基础。
19、这个时期,各个族群之间发生了碰撞,部落与部落之间,出现了阶级,无形中人有贵贱之分。人们模拟日月星辰的变化,指定了各种制度,来管理这世界,这个时期相当于太极生两仪。
20、是王的时代,代表的是法的思想,是人对德性,对制度的服从,讲究的是人法地。治理天下,以明德。王者没有私心,以德治理天下。
21、在“道”的思想支配下,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乃是听其自然的意思。
22、西周以礼乐治天下,当我们回到源头,就会发现:天法道,地法天,人法地。
23、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主张因俗简礼、兼容并包、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依道生法,依法治国、删繁就简、休养生息,政治理想是大一统。
24、从先秦文化发展史看来,总共分为三个阶段:
25、“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26、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显学,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或者在思想学术界
27、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下移’,这个时候出现了儒、墨、道、法等学派,教育开始初具雏形。
28、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是儒家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形成及发展有其深远影响。
29、人们在不断的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初期的历法,代表人物有伏羲。这一时期属于无极而太极。
30、一、商周时的‘学在官府’这个时候的教育只有贵族才能享受。
先秦时期道家领域成就
31、先秦子学即诸子之学,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诸子百家”是人们对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总称。以“诸子”称之,始于西汉刘歆的《七略·诸子略》
32、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三大派:庄子学派、黄老学派和杨朱学派:
33、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名的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后来约有10家发展成了学派。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
34、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庄派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超过了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这种影响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没有过时,许多近现代文学艺术大家,如鲁迅、郭沫若、胡适、周作人、林语堂、废名、施蛰存、沈从文、汪曾祺、范曾、阿城、韩少功、阎连科、高行健等,都曾受过道家深刻的影响,其作品中也有浓厚的道家意味,以至于有人将高行健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看作是“庄子的凯旋”。
35、三、战国中后期的‘百家争鸣’。
36、道家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杨朱、老子和庄子。
37、二、儒家思想的影响
38、“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这种思想对于解决今天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应当有借鉴意义。
39、先秦的学术文化,奠定了后期“百家争鸣”的基础。
40、而田氏齐国官办的大学堂——稷下学宫,是当时百家争鸣的学术文化中心,促进争鸣达到了高潮。
41、▶夏商周
42、这个时期人类考虑的就是如何活下去,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那样的渺小,天法道,道法自然。
43、道家文化其实有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每一派都是大智慧。道家文化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正如李约瑟所说:“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
44、“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儒家的众多关于“孝”的论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今社会更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45、《老子》(即《道德经》)。
46、先秦是我国学术的滥觞时期,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将先秦学术推向了巅峰。
47、朝代的更替,也是中华学术,不断碰撞的结果。
48、道家的这种思想在现代解决人生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上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人们要满足欲望,是为了寻求幸福快乐。但是他们力求满足的欲望太多,就得到相反的结果。此观点直到当今社会还是很受用。
49、“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50、现代的可持续发展观,就是一种道家尊重自然的思想的一种延伸,一种具体化,把道家自然的思想实体化。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正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希望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
51、《道德经》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52、道家一开始是一些隐者,他们并不是普通的隐者,并没有因为避世而“欲洁其身”,还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赋予他们意义,这其中最早的人就是杨朱,其年份不详,但是他是在墨子和孟子之间的一代人,因为在墨子时从未提及他,但是在孟子时他已经声名显赫。
53、应该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时期
54、一、道家思想的影响
55、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
56、儒家的教育思想更多的是一种道德教育,对当代人的价值在于思想价值观的修正。
57、总之,道家人生哲学的差异和互补,迥异成趣,交相辉映,以其博大精深将永远闪耀在中国传统哲学灿烂的文化星空里,也将影响于当今乃至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