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教学方法重要性的名言优选52句
- 2023-05-17 10:33:44
强调教学方法重要性的名言
1、——达尔文
2、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3、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4、这些诗,主要是在实质上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传统,形式上与五言古体诗无异。稍后的元结、顾况等诗人也写过这样的诗。至中唐时,白居易、元稹等现实主义诗人为了挽救当时国家的衰落,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弊端,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遂大力提倡杜甫、元结这些诗歌形式,并冠之于“新乐府”的称号,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他们自己也写了不少的“新乐府”,形式上五言、七言都有。
5、每走一步都走向一个终于要达到的目标,这并不够,应该每下就是一个目标,每一步都自有价值。
6、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主要是能做到三个字“趣、实、活”。首先,上课上得有趣,才能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其次,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评价一堂课,教学效果应该放在第一位。再次,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
7、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8、至汉代,出现了专门负责搜集各种诗歌、民歌的机构“乐府”,它所搜集的最有影响的是民间诗歌,这就是“汉乐府民歌”。它最大的特点是现实性强,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为主。如教材八年级(上)中的《长歌行》及高中课本中的《饮马长城窟行》《十五从军征》等,即是“正宗”的“汉乐府”。汉乐府民歌的内容体式影响了当时及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至东汉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诗成熟的《古诗十九首》出现,其中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许多特点,这对古诗体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9、拓展资料:
10、所谓“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所谓“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因人、因境而定,所以,最终还得是“贵在得法”。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发挥教学智慧,不妥的方法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学又无定法,教学方法必须机动灵活。教学需要把握一项重要原则,课有常而教法无常。
11、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
12、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3、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不负责,有的因为对教学本无兴趣,当教师只是暂局。这种人只有严加淘汰一法。——叶圣陶2、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赢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叶圣陶3、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叶圣陶4、理想是事业之母。——叶圣陶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14、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要太大,认准了一件事情,投入兴趣与热情坚持去做,你就会成功。
15、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喜欢学数学。因为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如果学生不愿意学,教师讲得再好,作用也是不大的。数学教师的本事,就看你能否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16、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17、此齐梁、汉魏之分,即初、盛唐之所以别也。”(《清诗话续编》)这里所说的“古”指的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的七言古体,它继承了汉魏古诗的古朴质实的特点;“近”则是指“初唐体”发展而成的七言歌行体,它继承了齐梁尚巧求丽的特点。可以说,这是在汉魏六朝七言乐府诗的大树上结出的两个不同风味的果子。以上大概是中国古体诗的基本概况,它与唐代出现的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格律诗),成为中国古诗的基本形式。
18、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19、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0、灵魂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它就会丧失自己,因为,俗语说得好,无所不在等于无所在。
21、小学生学习数学两件宝:一是趣味题,二是思考题。一是通过趣味题,培养学生的兴趣;二是通过思考题,发展学生思维,而且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练习来实现。
22、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采取行动,朝着目标前进。
23、如果你想要快乐,设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要能指挥你的思想,释放你的能量,激发你的希望。
24、——叶圣陶
25、另一种则主要是借鉴了“汉乐府”叙事为主、反映现实的内容特点和浅显平易通俗的表达特点,用它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引起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它并不再借用“汉乐府”的原有题目,而是根据反映事件的不同内容而命名,所谓“即事命篇,无复依傍”。唐朝的杜甫关心国事,用笔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写了许多这样的诗,如《兵车行》(高中)专写唐王朝穷兵黩武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等。
26、第一,学习古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在学习中,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7、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体现社会本位论。
28、——陶行知
29、感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件多余的装饰品,那是很难堪的,活着而又没有目标是可怕的。
30、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强调教学方法重要性的名言
31、非常认同陶行知先生这句关于教育的名人名言。
3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33、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34、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3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36、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但是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我人生的最高目标。
37、古诗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古诗文的学习,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正高中语文学科中,古诗文占很大的比例,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养成良好文学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古诗文教学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还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8、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古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39、格律特征
40、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41、第三,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2、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43、教学、教学,教学生自己学;学问、学问,引学生自己问。前一句是陶行知先生说的,后一句是我补上去的。
44、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45、关于七言歌行体与七言古体诗的区别,前人论述非常多,刘熙载的《诗概》中是这样区分两类特点的:“七古可命为古、近两体。近体曰骈、曰谐、曰丽、曰绵;古体曰单、曰拗、曰瘦、曰劲。一尚风容,一尚筋骨。
46、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47、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48、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49、中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也叫“骚体诗”),后者用连词“之”和语气助词“兮”将句式变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操吴戈兮披犀甲”(《国殇》),这为后来的五、七言诗提供了先例。因此,《诗经》与《楚辞》成为中国诗歌之源。
50、第四,古诗教学可以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古诗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1、学习古诗文的作用:
52、孔子格言: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等,都是著名的教育格言,当然至今也是我们需要遵循的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