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名言警句 > 东汉重要赋作家有-集锦27句

东汉重要赋作家有-集锦27句

  • 2023-05-15 11:39:42
  • 编辑

东汉重要赋作家有

1、东汉的赋作为小腹,这种服篇幅非常的短。

2、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

3、先说结论,列举汉赋的代表作说说西汉与东汉的赋各有以下特色。汉赋的代表作主要有塑形佛,说出富,三都赋,两都赋。

4、京都赋名词解释:两汉之际的社会动荡,导致东汉初期的社会生活乃至文化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

5、第三种是“小赋”,产生于六朝,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骈偶组成,而又讲究平仄,通篇押韵。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都是较有名的作品。其中张衡的《归田赋》是大赋转向小赋的标志性作品。

6、第一种是“骚赋”。西汉人将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也视为赋体,没有一定的限制性,这称做楚辞体的骚赋;以贾谊、淮南小山为代表。

7、尽管《两都赋》在艺术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历来为士大夫所重,但是总体来看,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革除早已被扬雄针砭的散体大赋自身具有的通弊,从而扭转其衰竭之势。就赋体文学发展的趋势而言,当大赋已经定型为以穷泰极侈的笔墨达颂圣之旨,即便有讽谕,也不过“劝百讽一”,而以骚体为代表的抒发内心情怀之赋,正越来越成熟,在显示出强劲的艺术生命力之时,仍要恪守老路,企图重新振兴,毕竟是违反客观规律,逆历史潮流而动,断不会成功。

8、这两大赋一先一后,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相互辉映。

9、第四种是“律赋”。唐宋时代科举考试要求作赋,于是骈赋又演化出律赋,特点是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

10、关于京都赋的形成,学界往往归因于东汉前期的政治形势,如曹胜高认为京都赋的兴起源于东汉的迁都之争,班固的《两都赋》创作于“马窦党争最为激烈”的章帝时期。与此有别,根据“东汉前期三代帝王的治国方略”以及京都赋的创作主旨,王德华指出《两都赋》的写作与“两大外戚马、窦之争的政治背景”无关,其真正的政治背景应是“汉明帝永平十七年云龙门对策‘颂述功德’的政治导向”

11、第二种是“大赋”,大赋篇幅较长,多采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喜堆砌词语,好用难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却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也称古赋。

12、武帝初至西汉末是汉代大赋的繁荣时期。

13、代表作家作品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班固《两都赋》,扬雄的《甘泉》等。

14、这些作品中,就汉代而论,影响深远,规模宏大,成就突出,可为代表的是班固《两都赋》和张衡《二京赋》。

15、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贾谊《吊屈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等。

16、东汉时期,辞赋创作仍然有骚体和赋体两种类型。

17、《两都赋》是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创作的大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据其自序,自东汉建都洛阳后,“西土耆老”希望仍以长安为首都,因作此赋以驳之。《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形势险要、物产富庶、宫廷华丽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另一假想人物东都主人对东汉建都洛阳后的各种政治措施进行美化和歌颂,意谓洛阳当日的盛况,已远远超过了西汉首都长安。后来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皆颇受其影响。

18、稀罕的副作主要是抒情的大富,这种副作的篇幅较长,并且使用了极为绚丽的修辞和铺排。

19、(1)骚体作品的代表,如班彪的《北征赋》、冯衍的《显志赋》、班固的《幽通赋》、张衡的《思玄赋》、蔡邕的《述行赋》等。这些作品,或纪行以发感慨,或述志以见情怀,抒情意味浓厚。

20、尽管在班固之前已有京都赋之作,但能使这类题材以及表现方式、结构方式结合而形成大赋的一种门类,乃有赖于《两都赋》取得的成就。历史上很多优秀的作品,尤其具有某方面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往往成为后来作家学习、甚至摹拟的范本。班固之前的京都之作,扬雄的《蜀都赋》已有残缺,崔骃、傅毅的《反都赋》只余残章剩句,傅毅《洛都赋》也有残缺,便说明了它们的历史地位。

21、汉代的賦分为大賦和文賦两种

22、汉初赋作多近乎屈原的骚体,重在抒发一种凄恻哀怨的情感,并使用“兮”的语气词,因而汉初的赋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屈原骚体的继承。不过,汉初骚体赋在形式上也开始趋向散文化,同时又大量使用四字句,句法比较整齐,显示了由骚体向汉大赋的过渡。

23、作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视野同汉赋发展的鼎盛时期相比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其鲜明标志之一便是京都赋的崛起。京都赋滥觞于扬雄《蜀都赋》,其后东汉杜笃《论都赋》,傅毅《洛都赋》《反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南都赋》,直至西晋左思《三都赋》等,从而汇成了京都赋创作这一潮流。

24、西汉初到武帝即位前是汉赋的创制阶段,骚体赋的形成。

25、汉大赋用反复问答的问答体形式,以铺叙渲染帝王、贵族生活为手段,以微刺帝王、贵族淫奢为旨归,内容上改变了骚体那种哀怨愤激感情的抒发,形式上改变了楚辞多用语气词的特点,成为结构宏大、句式以四言为主、专事铺陈描写的散文。

26、(2)赋体创作则出现明显变化,东汉初期赋家继承前汉司马相如、扬雄的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其代表。到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着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27、第五种是“文赋”。唐宋两代都出现过“古文运动”,即反对僵化的骈体文,提倡写作刚健质朴、新鲜活泼的散文的运动。受这种优秀散文的影响,骈赋又发生变化,向散文化方向发展,形成文赋。特点是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侵权内容,请发邮件至1234556@foxmail.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手机扫码访问

手机扫码访问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嘉隆网-分享生活中感动的文案句子

本站内容属于网友上传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25287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