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的句子 112句精选
- 2023-05-09 13:50:33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的句子
1、成语释义:澎湃:大浪互相撞击;汹涌:波涛猛烈地向上涌。形容声势浩大。
2、近义词:
3、白话译文:家门紧闭,坐于高楼独自读书,什么人都不认识,夜晚明月高悬,传出响亮的读书声。
4、拼音:shūshēnglángláng
5、书声琅琅是一个成语,读音是shūshēnglángláng,意思是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6、书声朗朗
7、字正腔圆
8、“书声琅琅”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译文: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在这空旷的野外回响。)讲的就是读书的声音晴朗、响亮,给人印象深刻,后来人们就常常把读书的声音用琅琅形容。
9、成语释义: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10、解释: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也作“书声朗朗”。
11、汹涌澎湃
12、释义: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据传明末有个书生,独自在草丛里走,听见有读书声,觉得怎么会有在旷野读书这种奇怪的事,就去找书声传来的地方(想看看怎么回事)。”
13、成语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14、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15、作者:纪昀
16、成语释义: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7、书声琅琅、书声朗朗、抑扬顿挫、铿锵顿挫、顿挫抑扬。
18、释义: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一个接着一个,都有清朗而响亮的读书声。”
19、读音:shūshēnglángláng
20、成语释义: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21、朗,读作lǎng。“朗”字的本义是月光明亮,为形容词。形容光线充足,如“天朗气清”“豁然开朗”“晴朗”等;又形容声音大,如“朗读”“朗诵”等。
22、shūshēnglǎnglǎng
23、出处:清·王韬《淞隐漫录》:“自幼即喜识字;授以唐诗;琅琅上口。”
24、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出自清·王韬《淞隐漫录·凌波女史》。
25、朗朗读书声声声悦耳,朗朗上口,晨读声如洪钟,余音绕梁等等
26、滔滔不绝:指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出自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
27、意思: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28、成语释义: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9、形容读书声成语,例如:
30、韦编三绝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的句子
31、洋洋盈耳
32、出处:宋·李昭玘《上眉扬先生》:“每相过者,论先生德义,诵先生文章,堂上琅琅,终日不绝。”
33、接二连三
34、朝代:清
35、穿壁引光、刺股读书、冬寒抱冰,夏热握火、钝学累功、顿学累功、攻苦食淡、攻苦食俭、刮摩淬励、积雪囊萤、坚苦卓绝、艰苦卓绝、聚萤积雪、聚萤映雪、绝甘分少、刻苦耐劳、刻苦钻研、口不绝吟、勤学苦练、深自砥砺、十年寒窗、十年磨剑、孙康映雪、铁面枪牙、卧薪尝胆、衔胆栖冰、宵旰攻苦、悬梁刺股、雪天萤席、引锥刺股、饮胆尝血、圆木警枕、凿壁借光、枕戈尝胆、枕戈饮胆、志坚行苦、白面书生闭户读书秉笔直书博览群书刺股读书大书特书丹书铁契丹书铁券掉书袋读书得间读书三到读书三余读书种子废书而叹焚书坑儒黄耳传书家书抵万金借书留真据鞍读书立地书橱两脚书橱临池学书囊萤照书牛角挂书弃书捐剑磬竹难书然荻读书三余读书诗书发冢史不绝书书不尽言书缺有间书声琅琅书香门第四书五经徒读父书无巧不成书悬石程书仰屋著书一介书生郢书燕说映雪读书映月读书知书达理
36、一、书声琅琅
37、拼音:lánglángshàngkǒu
38、一、指代不同
39、“琅琅”:琅琅是拟声词,象声词。
40、释义:清·王韬《淞隐漫录》:“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喜欢识字;教他读唐诗;诵读熟练。”
41、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42、成语释义: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43、书声琅琅的读书是对的。
44、洋洋盈耳:洋洋盈耳,成语,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出自《论语·泰伯》。
45、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46、后者:大声的、响亮的读书声音
47、成语释义: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48、书声琅琅[shūshēnglángláng]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49、译文:每次凡事有路过的人,谈论先生的德义,诵先生的文章,堂上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整日不停。
50、“朗朗”:朗朗是叠音形容词。
51、气壮山河
52、琅琅上口
53、成语释义: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54、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55、成语应该是书声朗朗
56、三、侧重点不同
57、意思: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
58、二、出处不同
59、这是说明读书的声音很大。
60、朗朗书声,声振瓦动。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的句子
61、书声琅琅
62、是琅琅的读书声。
63、“琅琅”:金石相击声、响亮的读书声等。
64、白话释义: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65、出处:《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66、澎湃汹涌
67、成语释义:诘屈:同“佶屈”,曲折,引申为不顺畅;聱牙:读起来拗口、别扭。形容文字晦涩艰深,难懂难读。
68、琅琅上口[lánglángshàngkǒu]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69、朗朗的读书声就是形容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很悦耳。
70、抑扬顿挫
71、声声入耳
72、意思: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73、书声朗朗作谓语、宾语;指读书声。
74、成语释义: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75、铿锵有力
76、声势浩大
77、朗朗的读书声是说非常响亮,并且非常美好的读书声音,朗朗是一个象声词,形容人们读书的声音非常的响亮。这朗朗的读书声,我们可以在学校的清晨听到,因为在清晨的时候,学生都会用自己特别响亮的声音去读一些东西,让自己记住这些东西。
78、拼音:shēngshēngrùěr
79、书声朗朗[shūshēnglǎnglǎng]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80、意思: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81、释义:《论语·泰伯》:“奏乐,从师挚开始,最后是大合奏《关雎》,洋洋乎的音乐盛满了我的耳朵,太美妙了。”
82、书声琅琅的意思是形容读书的声音清朗、响亮。
83、书本身是静物,不会发出声音所以发出声音的应该是【读书声】【翻书声】读书声是——朗朗翻书声是——唰唰
84、书声朗朗和书声琅琅的区别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其实这个成语应写为:书声琅琅,意思是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书声朗朗的用法为误传,无论在《辞海》,还是《第六版现代汉语字典》,都只有“书声琅琅”,没有“书声朗朗”。在中考和高考中认定,“书声朗朗”为错误用法。
85、抑扬顿挫[yìyángdùncuò]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
86、“朗朗”:形容声音清晰响亮。
87、译文:明代有个书生独自走在丛林草莽间,听见清朗而响亮的读书声,就奇怪荒野哪会有读书声。
88、诘屈聱牙
89、拼音:yángyángyíngěr
90、成语释义: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的句子
91、书声琅琅意思:是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92、前者:很多人读书的声音
93、“书声琅琅”和“书声朗朗”都是用来形容读书声音清晰而响亮。但是“书声朗朗”更通俗一些,“书声琅琅”更书面语一些。另外,它们的出处也是不同的,“书声琅琅”出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而“书声朗朗”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
94、书声琅琅,汉语成语,读音是shūshēnglángláng,意思是形容读书声音大,出自《上眉扬先生》。
95、形容读书声的词语有:书声琅琅、抑扬顿挫、洪亮、朗朗上口、洋洋盈耳
96、出自:《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97、意思: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98、朗朗读书声,指读书声音明朗,声音洪亮。
99、“朗朗”:茅盾《子夜》四:“那位青年的声音朗朗地在纷呶的诅骂中响了起来。”
100、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是一个成语,读音是shūshēnglángláng,意思是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出自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尤其注意书声朗朗的用法为误传。
101、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明季有书生独行丛莽间,闻书声琅琅,怪旷野那得有是。”
102、成语释义:形容吐字准确,唱腔圆熟。
103、大气磅礴
104、朗朗上口
105、成语释义:磅礴:广大无边际的样子。形容气势浩大。
106、成语释义: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107、书声琅琅是正确的。
108、拼音:shūshēnglǎnglǎng
109、“琅琅”:明·高启《送高二文学游钱塘》诗:“读书闭阁人罕识,明月夜照声琅琅。”
110、译文:有书生独自在乱草丛里,听到琅琅书,循声。
111、成语释义:汹涌:洪水猛烈上涌的样子;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112、造句:转过山去,看到一座漂亮的房舍,里面传出书声琅琅,噢,原来是一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