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的传说故事【优选55句】
- 2023-05-11 13:58:13
孔庙的传说故事
1、位于济宁龙行路与王母阁路交汇处的古南池始建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历史悠久,景色优美。
2、尼山孔庙值得去
3、寓意至高无上,同样是对孔子的赞誉。
4、扩展资料:
5、重点在于“太和”二字。是说如果世间万物能够达到一个最和谐的状态,就能适时生长。
6、过了几天,李木匠的墨尺断了,就拿出老头给的墨尺来用,奇迹出现了,李木匠用墨尺在木头上划线,木头即刻顺着墨线分成了两半,大伙一见,都纷纷去找自己的墨尺,哪里还找的到,大伙这才明白,原来那老头就是鲁班师傅。
7、孔庙是孔子的庙宇。孔子死后第二年弟子们将其生前故所居堂立为庙。起初规模很小,后来逐渐扩大,,因此后来建了很多角楼,门坊。有名的有六座座牌坊,第一道石牌坊是金声玉振石雕牌坊。
8、这个建筑在全国很多地方的文庙都有,它的寓意带有神话的色彩。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有棂星是天上文星说法。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星宿相比。
9、始建于唐朝,由于当时太原的一位道台人士所建,道台是太原一位七品官。提起道台建寺,还有一段生动真实的公案:当年,道台的线亲身患重病而久治无效,并求取秘法良方。机缘成熟,化做过路和尚的文殊菩萨向道台说之:“令贤老母的病,快是不行了吧”,闻听此言一愣的道台心想:既然这位和尚知道母亲身着病难,就一定能够治疗此病,随即乞请和尚家中面医。化做和尚的文殊菩萨来到病人床前,举臂抬手轻轻地在病人身上的上空来回一划,病母立刻痊愈。感激不尽的道台母子,问询和尚的来由身历,和尚说了句“我是五台山白云寺的和尚”,说完话便转身即自离去。
10、泰山宗教发祥久远,佛教于公元4世纪中期传入泰山。公元351年高僧朗公首先到泰山岱阴创建了朗公寺和灵岩寺。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宝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
11、以碧霞祠影响最大。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话传说的发祥地。早在魏晋时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观。王母池位于泰山南麓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的诗句,唐李白有“朝饮王母池”的吟咏。
12、这一天,老头吃完了饭,对大伙说:我不能光闲着,做几个墨尺给大家用吧,“不一会儿,老头就做了几十个,趁大伙休息的时候分给了大家。许多人都觉得好笑
13、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干计的诗文刻石。
14、至圣庙坊,
15、传说,有一年夏天,在外地做官的狄仁杰回家探亲,路经古寺休息。在乘凉的银杏树下有一石桌,上面已罢好一盘棋。狄仁杰欲向寺院借伞遮阳,老僧指棋盘对狄亡杰说:“家有家法,寺有寺规,想借寺院的东西必须在棋盘上战胜出家人。”一向爱好下棋的狄仁杰便和老僧对弈起来,经过三十回合较量,老僧招架不住狄芒杰的“马后炮”,推棋认输。
16、唐宋时,灵岩寺极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灵岩寺称为天下"四绝"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战国时就有方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词庙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其中以王母池为最早,创建于公元220年以前。
17、唐玄宗是唐代的第六位皇帝,在位44年。他即帝位之初,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至形成了唐朝以来国家兴盛的又一个高潮,出现了“开元盛世”,朝中大臣上书力请玄宗东封泰山。玄宗经过一番谦让之后,欣然首肯,于公元725年12月16日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18、平遥白云寺
19、据说与宋朝时期富顺的“文明”有关。因为当时富顺出了进士六十七人,明朝又出了进士一百三十九人(另外元朝出了一人),人们认为这除了与富顺城内的孔庙有关外,还与城东的同心山有关,在上面修建一座挺拔如笔的宝塔,就可使富顺的文脉代代相传,文风年年昌盛。而且还把塔名取为“文光”,就含有“文风昌盛、光照环宇”的意思。
20、狄仁杰是太原人,在武则天时期任宰相,是封建时期杰出的政治家。狄仁杰为官,始终保持了体恤百姓、不畏权势的本色,流传有许多精彩的传奇故事,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更是以此为题材,编了一本《大唐狄仁杰断案传奇》,即后世四大公案之《狄公案》。
21、尼山孔庙好玩。
22、金声玉振坊
23、第四道石牌坊是至圣庙石雕牌坊。在至圣庙牌坊二侧还有二座牌坊德伴天地、道冠古今木牌坊。
24、这老头真是的,墨尺谁不会做,总共不过一拃长,一袋烟的功夫就能做几个,谁稀罕!许多人接过来就扔了,只有一个姓李的木匠细心的收了起来。
25、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我们祖先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坟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
26、第二道石牌坊是棂星门石牌坊。
27、金声玉振坊是曲阜孔庙的标志性建筑,知名度很高。按照这个牌坊的位置来看,有孔庙“山门”的意义。孔庙入门处耸立着“棂星门”“道冠古今坊”“太和元气坊”等六座牌坊,其中以金声玉振坊最为著名。
28、清朝时有位和尚将观音堂扩建为寺院,取名“白云寺”,命名乃取飘浮在狄仁杰头上的白云停在红土沟上空的传说。
29、现在狄母病已痊愈,正准备选地建观音堂。狄仁杰听后,当机立断将观音堂建在白云之下的红土沟。现今白云寺就是由这座观音堂上屡加扩建而成的。原观音堂三间(今仍存),坐北朝南,堂内原有塑像三尊,正中是观音菩萨,身旁两侧是手执宝瓶的金童和手拿杨柳枝的龙女。
30、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天下处、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神山、文化宝库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
孔庙的传说故事
31、棂星门。
32、不久,心怀感恩之情的道台前往五台山去寻找白云寺。可是,整个五台山山上山下角落里外找了一个遍,仍是寻之不见。心有伤感委屈的道台仰无长叹,双眼泪下地唉惜道:“阿弥陀佛呀,这白云寺到底在何方啊!”就在这时,万里无云突然在道台的头上,出现莲花白云。雪棉浓厚并且凝聚不动,道台抬头一看,文殊菩萨骑着狮子稳坐白莲花云,文殊菩萨向道台微微一笑。这下,道台才全部的恍然大悟,“啊,原来白云寺就在于此啊!我知道该干什么了!”于是,欣喜不禁的道台便发心和修建了当时在五台山上建造最早规模最大的名刹古迹-白云寺!
33、慈孝兼完坊
34、孔庙共一个城墙和四个牌坊,具体是万仞宫墙、金声玉振、棂星门、太和元气、至圣庙坊。
35、参考资料来源:
36、唐玄宗封禅泰山轶事
37、太和元气,
38、泰山的历史典故:
39、当狄仁杰一行准备离寺上路时,老僧并未拿伞,而说:“施主路上有人替你撑伞。”原来在他们头上有块白云一直跟着也门飘浮,恰似一把“天”字号的大伞替他们遮太阳。这时狄仁杰才意识到老僧临别时所说的“路上有人替你撑伞”这句话并不是戏语,因而他断言:古寺的老僧道行非浅。当狄仁杰一行将要走进狄村时,头顶上的白云不跟他们飘浮了,而是孤零零地停在红土沟上空,令人不得其解。原来狄仁杰之母前几天得重病时曾在观音菩萨前许了愿,病愈康复即重建观音堂再塑金身。
40、从那之后木匠就开始把墨尺叫做斩木剑了。
41、此牌坊以四根石柱为支撑,石柱顶端有莲花宝座,宝座上各有一个雕刻古朴的独角怪兽“朝天吼”。据资料记载,金声玉振坊建于明朝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
42、平遥白云寺旅游开发公司杨忠义董事长告诉记者,白云寺古称西域寺,相传创建于唐代,明嘉靖十六年(1537)始重修,尔后历经9次增补修葺,从而造就出一座汇集明、清及民国3个历史时代之建筑特点的山坳古刹。
43、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表3),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44、人民网-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
45、许多木匠虽然有些不满,可又看到他这般年纪,也不好把话说明,都无可奈何地说:就让这老头儿混碗饭吃吧。
46、尼山孔庙位于孔子的诞生地尼山东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海拔仅300余米的尼山亦如此,因孔子而声名远播。传说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母亲颜征在登尼山祈祷而生孔子,因此后世以建庙奉祀,初名叔梁纥庙,后人在庙中有曾祠孔子,于是慢慢就成了孔庙。
47、古南池牌坊
48、可笑凡人俗世目,不识神仙真面目。
49、慈孝兼完坊位于济宁市任城区翰林街与里塘子街交汇处,建于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是为了表彰清代奉直大夫王怀远之妻孙氏而兴建的一座著名节孝坊。该石坊面阔8米,高7米,融浮雕、透雕、圆雕、线雕等各种雕刻技艺为一体,既精雕细琢,又高大雄伟,是古牌坊中难得一见的精品之作。
50、天禧年间,宋真宗封禅泰山,大兴土木修建岱庙,动工那天,全国各地有名的木匠都请来了,大家不分昼夜,紧张地忙碌着,其中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整天在工地上转悠,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可从不见他伸手干一会儿。
51、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
52、泰山的历史典故有:
53、第三道牌坊是太和元气石牌坊。
54、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我们祖先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坟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
55、白云寺寺院总面积7792。6平方米,建筑面积2895.2方米,坐北向南,山门外一双古槐并立,四株老柏参天。纵轴线南端,坐三孔高大的窑洞,正中辟为山门,上有春秋楼三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