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与小女孩的故事优选53句
- 2023-05-17 10:37:50
卡夫卡与小女孩的故事
1、所以当故事放大卡夫卡小心避开地面上的小虫子这些啼笑皆非的细节时,我们能够读懂他因遭遇父母漠视而产生的无助情绪,这导致他开始在虫子的身上寻找身份认同感。但当他处于人类集体中,他又为自己的双重身份感到苦恼。故事保留了一个温情角色——迈克尔,他是唯一能够看到卡夫卡发生了变化的人。借助他的关怀与帮助,卡夫卡开始走向自我探寻之路。
2、更像虫子了,也体现了他对人类世界的失望。与孩子通常会用哭喊来宣泄情绪类似,卡夫卡挂在天花板的姿态可以解读为他对人类世界的不满。连同对亲人三番两次的呼喊无动于衷,二者成为了使家人发现他的异化的契机。
3、故事戳破了亲情的谎言,引发了随时代蔓延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海啸。它像镜子那样,能够照见被假象掩盖的真实世界。所以,当“造假”现象非但没有随时间的流逝受到冲洗,反而愈演愈烈时,卡夫卡的“变形人生”就成了能够比喻当下一些生活困境的良方。比如,它能用来讽刺父母对儿童带有敷衍性质的爱。
4、劳伦斯•大卫和戴勒菲妮•杜朗从卡夫卡的《变形记》中获得启发,创作了一本叫《卡夫卡变虫记》的绘本故事。在保留旧创意的基础上,给予了故事新的解析角度,那就是爱如果脱离了真情实意,则会沦为另一种冷漠,造成孩子的异化。
5、从本质异化到表面异化:为无心之过留存和解的可能
6、格里高尔是卡夫卡创作的小说作品《变形记》中的主人公。
7、《变形记》中,作家花费了诸多笔墨描写格里格尔的挣扎状态,但这种挣扎全是他为回归社会所做的努力。当他变成虫子时,还在为能不能赶上火车而焦虑。而他挣扎开门的一系列尝试也在表明他压抑个体需求,急切想要回归社会的愿望。正是这种强烈的执念,使格里格尔更像一个公共机器,而非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
8、《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1912年创作完成的中篇小说。
9、但《卡夫卡变形计》是一本没有明显实验性质的童书,因而也不需要移植原作对主人公不留一丝悲悯的“冷漠”态度。创作者们仅更改了卡夫卡的外表,让他顶着虫子的躯壳,却能以人类身份自由活动。
10、表达的思想是人的“非人的”思想变形。当人的“个体性”与自我心灵被忽视时,就不可避免与人产生”公共性“矛盾而导致命运毁灭。
11、回到家后的卡夫卡还是一只虫子,因为家人对他的态度依然是淡漠的。他们看不见卡夫卡的变化,也无暇倾听他的困难。
12、他们去图书馆查阅昆虫书籍,发现卡夫卡的变成了一种叫“步甲虫”的虫子。就算是只虫子,也要搞清楚到底是哪一种。即使是命运横加的荒诞身份,也必须确有来源,这已经演化为一种坚定的自发式探索了。面对不可抵抗的外力,卡夫卡对新身份的恐惧、怀疑到适应的过程即是他找寻自我的成长过程。对比原作,这是除亲人态度转变以外最动人的地方。从将自我完全依附在社会身上的格里格尔式悲剧,到主动探索“我是谁”的卡夫卡式幽默,是作者寄托在新故事中的成长渴望促成了这种改变。
13、卡夫卡的书,少有依靠情节取得人关注的。更多的,是那种手法。18世纪兴起的表现论,引导了作家从以世界为研究主体的模仿论中脱离出来,转而研究作品本身。表现主义文学,则是这种学术观点的一个集中型体现...(这段文论但愿我没记错,如果有兴趣,请自己考一下)
14、人们看不见卡夫卡的变化,除了可以比喻淡漠的态度,也可以象征他们对卡夫卡的刻板印象。正如故事中卡夫卡的疑问:“我是人还是虫子都无所谓吗?难道就没人在乎吗?”对人长期的刻板印象会引发我们暂时性的视觉障碍,这种疾病发作起来,就是我们对他人的改变熟视无睹,对他人的求救充耳不闻。
15、故事共分成三部分:
16、第二部分,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
17、《卡夫卡变虫记》不一样,它保留了主人公的个体身份,所以当他发生外表的异化时,他依然可以以内在的力量为支撑,主动去寻找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机会。相较于前作,这又是隐含了希望的成长故事。
18、与原作相比,我认为《卡夫卡变形记》的讽刺意味加深了,但它的讽刺多是为了能够在荒诞中寄予启发和规劝的作用。归根结底,它并不打算将儿童与成人放置在一种彻底的对立关系中。卡夫卡变形后的生活依然照常,尽管来自家人的某些关爱是机械式的,可我们也不能说这种略带敷衍的呵护就是毫无意义的。并且随着故事的推进,这种情感关怀并未像原作中的一样发生变质,因而它带来的情感体验虽然不甚完美,但依然是中性甚至积极的。
19、书里面花了很多笔墨来描绘城堡的外貌,以及测绘员K(对的,又是K)的心理活动。而一切,都充满了隐喻和暗示。这些才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20、《变形记》的人际关系是靠个体所能生产的价值维系的,连通亲人的不是血脉,而是格里格尔的经济能力。当人们渐渐意识到格里格尔不再具有价值时,他就真的成为了一只虫子。就连原先愿意承担喂养和清洁工作的妹妹也以生活辛劳为由,想要将他驱赶出自己的生活。与格里格尔毁灭的命运不同,《卡夫卡变形记》呼唤着亲情的回归,他既同意存在表象上的情感是虚伪的,又肯定“半路出走”的亲情可以迷途知返,重新粘合分离的个体。对于遭遇故事象征的情感问题的家庭,这是理解,又是启迪。卡夫卡变回人形的办法也是帮助他们缓和家庭矛盾的办法。
21、早上醒来的卡夫卡惊讶于自己变成了一只虫子,但这不妨碍他起床洗脸、刷牙吃饭。占据半页画面的空旷卧室和地上凌乱的物品宣告着卡夫卡无论在活动空间还是行为上都是相对自由的。但这种自由是因为无视引起的,故事与原作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家人无法看见卡夫卡身上的变化。
22、就是这么个故事。书是卡夫卡未尽的作品,但是依然挡不住的精彩。
23、从本质变化到表面变化,从看得见到看不见,与原作中人们刻意拒绝不同的是,这里呈现的是一幅盛产于当代家庭中的生活画卷。与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化关爱相比,建立在仔细聆听与深刻观察上的呵护才能渗透进内心,成为缓解干涸之苦的源泉。
24、《变形记》(德文名:DieVerwandlung,英文名:TheMetamorphosis)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创作的中篇小说,完成于1912年,并于1915年首次发表在月刊《白色书刊》10月号上。
25、第三部分,为了能够继续生存,除了格里高尔全家人只能打工挣钱,对变为甲虫的格里高尔忍无可忍。妹妹提出将自己的亲哥哥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仍心系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26、更正:表现论的兴起是19世纪,表现主义的出现先于表现论这个文论的出现。但是,表现主义确实是表现论的一个集中型体现。虽然没有表现论说的那么偏激。
27、不过与原作的悲情结局不同,绘本故事基于儿童阅读兴趣和教育启发的善意目的,在荒诞中注入了一些温情。它削弱了主人公的异化程度,保留了个人和社会属性。同时强化了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和与外界联系的纽带,使他在异化的身份中拥有来自外界的关怀和帮助。并且故事一改残酷的命运,多了一些与文明和解的意愿。结尾亲情归来与主人公变回人形的设计让故事在提供警示作用时,也流露出对当代父母更正错误的信心。
28、对“变形”的真正指向,是对人的生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观、存在主义的变化扭曲的透视。从表面上看,变形的是从人变为虫的格里高尔,然而,格里的精神世界,他的责任感,对家人的尊敬,特别是对妹妹的爱,是由始至终都坚毅不变的。反而是家庭的另外三个成员在整个过程中经历着起伏的“思想变形”。
29、根据多拉的回忆,我们只知道卡夫卡大概写了洋娃娃的历险以及最后结局是结婚,但具体写了什么已无从得知。
30、通过对因工作忙碌或刻板印象导致的“盲视”的刻画,作者讽刺了父母在儿童成长中的“失神”时刻。但在呈现这种过错时,创作者们描绘了父母一如既往的照顾、妹妹与卡夫卡的顽皮互动,这为那些过错添加了一个修饰语——无心的。相较于原作恶意的背离,这里的父母犯的是无心之过。尽管需要批判,但也有可以和解的余地,只要适时敲响警钟,他们就能醒豁过来。
卡夫卡与小女孩的故事
31、从悲剧结尾到温情回归:为现代家庭指引脱困的新方法
32、“好了,宝贝儿,去玩吧。”在妈妈的敷衍式关爱中,卡夫卡陷入绝望。于是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像真正的虫子一样挂在天花板上。原先仅仅停留在外表上的变化开始过渡到拥有虫子的习性,寓意卡夫卡在被人类世界“拒绝”后,往虫子的身份更加靠拢了一步。
33、变成虫子除了造成一点自我认知上的障碍,并没有太影响卡夫卡的生活,相反,通过趣味化想象,我们能看到卡夫卡还从中收获到了一些乐趣。多出的两只手可以帮妹妹提东西。解答数学题时,六只手可以帮忙。踢足球时,触角也可以顶球。
34、“你会蜇我们吗?”
35、对于必须回归人形的故事设定来看,这一些作为虫子的愉悦享受并不是累赘之笔,它体现了一个孩子对自我时而清醒时而模糊的认知。并记录了他在摇摆不定的身份认同中一步步发现自我和渴望回归的过程。
36、一个测绘员受命前往一个城市任职。然后他走拢了,却被拦于城门外。他绕着城堡关注着这个地方,并且一直努力试图进入。却未果。
37、当卡夫卡走进厨房时,谁都不看他一眼。当他告诉家人他变成了一只甲虫时,忙着给他和妹妹装午餐的爸爸敷衍道:“是啊。我还是一只大河马呢。”而妈妈则说:“你一直是我们家的小麻烦虫。”
38、卡夫卡将故事放置家庭之中,通过拆解家人对主人公脆弱的、用金钱维系的感情来宣布实验结果——生活并不如我们料想的那样美好,即使是来自亲人的情感,也可能在爱的表象下流动着排斥。
39、他根本不可能是格里格尔。假若他是的话,他便会主动离家出走了,因为格里格尔很清楚,这只怪虫子根本不可能跟我们人类相安无事。
40、于是这个时候,原先看不见卡夫卡变化的家人全都发现他变成虫子了。“视力”的恢复寓意着爱的回归。故事在这里也穿插了一些具有人情味儿的童趣对话,与先前充满了敷衍和揶揄语气不同的是,他们发生在深情对视和认真聆听的互动氛围中。
41、第一部分,推销员格里高尔某天早上醒来后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而此时并未得到帮助的他被激怒的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
42、没有对“为什么会变成虫子”的困惑,也没有对“如果变不回人类该怎么办”的焦虑。这是需要父母借鉴的智慧,与理智而成熟的问题解决思路相比,能够直接被孩子理解的爱才是化解恐惧与孤独的有效手段。伴随着来自家人的承诺与爱意,卡夫卡入睡了。临睡前他听到的那句“我们永远爱你”即是解药。当第二天起床时,他又变回男孩儿了。
43、《变形记》中,卡夫卡将格里格尔的变形创作为由内而外的异化。他限制主人公的语言和行动能力,剥离掉他的社会身份。运用堆砌压力而缩减空间的方式制造个体最终脱离于世界的孤独姿态,以此来观察家人和社会的旁观态度。
44、一天早上,小男孩卡夫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棕紫色的超级大甲虫。但是没人注意到他变形了——他的父母、他的小妹妹、他的老师——除了他最好的朋友迈克尔,谁都没注意到。迈克尔想让卡夫卡变回小男孩,卡夫卡也很想变回去。可为什么他会变成甲虫呢?为什么大家好像都没发现呢?卡夫卡在寻找答案,也在找回自己…
45、“当然不会。”
46、我们看到的世界与它真实的面目并不对等,还可能截然相反。我们能够创造的社会价值和履行的家庭义务是妨碍我们正确认识生活的迷雾。当故事的主人公异化为虫子,失去了交流、劳动等能彰显其社会属性的能力时,他也就成了虚无的存在。故事中的门,是阻止幻想中的亲情继续行骗的道具,在亲人不断向后退离的过程中,亲情的真正面目却越来越清晰。妹妹有一番冠冕堂皇的话:
47、从公共机器到自由个体:在探寻自我中寄予成长的渴望
48、“你们会伤害我吗?会拿杀虫剂喷我吗?像对付后院里的虫子一样?”
49、卡夫卡临窗而立,背对读者。我们看不见他的人类长相,但也没什么关系,得到父母充分关注的孩子,不会再发生异化了。
50、不管是《变形记》还是《卡夫卡变虫记》,重要的不是主人公们变成了什么,也许它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值得关注的是变化本身及变形导致的其他变化。原作证明了美好的虚幻中存在的绝望处境,而后者只是借助了旧故事当中的灵感,最终落脚于跋涉出困境的圆满结局。它不仅反映了被我们忽略的现实,更把可供参考的行为指南反射给我们。关于爱,尤其是作用于孩子身上的爱,它重视,孩子则是健康的人类,它漠视,孩子就可能是虫子。
51、“不会,我身上一根刺也没有,就算有,我也不会蜇你们的。”
52、是真的。这个故事是卡夫卡第四任女友多拉(Dora)回忆的,当时卡夫卡与她在柏林生活(并非维也纳),经常去施泰格利茨公园散步,在那里碰到了小女孩。当时卡夫卡已疾病缠身,半年多之后去世。卡夫卡研究者和媒体在上世纪90年代和2000年曾多次寻找传说中的小女孩,但是一无所获。
53、该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图、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最终被社会挤压变形的现实,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真实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