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案大全 > 舍生取义思想优选汇总24句

舍生取义思想优选汇总24句

  • 2023-05-05 09:50:36
  • 编辑

舍生取义思想

1、在崇高道德境界的感召下,中华民族又非常重视义利之辨。义就是应该做的,不义就是不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思想在孟子那里表现得特别明显,用孟子的说法是,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2、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所以孔子说,在正义面前,君子选择正义,而小人就会选择利益。这就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不同。

4、在崇德重义的思想下,孟子还形成了大大丈夫思想以及舍生取义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孟子提倡“舍生取义”的做人准则,应该为正义事业而敢于牺牲自己的生命。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6、孟子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7、一是“三纲”说;

8、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

9、舍生取义中舍生是教我们放下已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舍弃对身体的执着,而不是让我们一昧为了义而抛弃身体,放弃生命。

10、生命虽是我所追求的,但有比生命更为令人向往的,因此决不苟且偷生。死亡虽是我所厌恶的,但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因此,面临祸患时决不苟且逃避。

11、过零丁洋的中心思想这首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12、通过对比论证,举例论证论证舍生取义的道理。

13、他说:鱼是我所欲求的,熊掌也是我所欲求的。二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鱼而取熊掌。生命是我所追求的,正义也是我所追求的。二者不能同时得到,便舍弃生命而奉行正义。

14、孟子还指出:“人们有饭吃,有汤喝,才能生存下去,否则便要饿死。但如果吆五喝六地叫喊着给人,过路的行人饿着也不愿意要;如果把吃的东西用脚踩过再送给别人,就是乞丐也不屑于接受。这就是义之所在呀!”

15、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提升人的道德境界的。古人有三不朽的思想。鲁国大夫叔孙豹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把崇高的道德作为人生不朽的第一条标准。

16、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17、值,因为当今世界,大家都背弃了道义,虽有几个人遵守,取‘义’在某些人中的悲剧,但他仍证明了大家对‘义’还有感觉,证明了大家没有放弃‘义’,‘舍生’是悲剧的高潮,但只有死的那一刻,才有更多的人感动,才能使其拾起‘义’的手,在一定条件会毫不犹豫地去死。

18、理学之“义”的治国方针,较重要的有四点:

19、这种不合礼仪的东西,以前宁可饿死也不接受这些不义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万钟的俸禄而接受下来,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呢?这难道不可以不接受吗?这就叫做丢失了原有的舍生取义的本心呀!

20、对于万钟的俸禄(一钟为十釜,一釜为6斗4升,意即高官厚禄),如果不去分辨是否合乎礼义,那与我有什么好处呢?难道能够为了住得华美舒服或是施舍给穷亲戚而取得那些不义之财吗!

21、如果遇到产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浩然之气”。这种“气“至天至刚,能够主动扩张,充塞于天地之间。

22、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思想,在《孟子》“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孟子认为舍生取义之心是人人皆有的。他以鱼与熊掌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

23、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主张舍生取义的观点,用对比论证阐述观点。

24、二是“重义轻利”;三是“思想专制”;四是“诛心”说.  关于“重义轻利”.理学在经济上,主张“重义轻利”,传统上,理论界都用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或孟子的“义,人之正路”和“舍生取义”等来说明,其实,孔、孟在讲“义、利”完全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不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出发的.应当肯定,如果只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讲“重义轻利”,那么“义”作为人类的一种美德一直值得提倡,无可厚非.可是,理学讲的“义、利”,完全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不是从伦理的角度.如朱熹所说:“自到浙中,觉得朋友间却别是一种议论……直说义理与利害只是一事,不可分别,此大可骇.……熹窃认为今日之病,唯此为大.”  又说:“江西之学只是禅,浙学却专是功利.禅学,后来学者摸索,一上(旦)无可摸索,自会转去.若功利,则学者习之,便可见效,此意甚可忧.”  怎么办呢?朱熹根据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认为:“《春秋》大法正是如此.”  在先秦,从政治经济角度来谈“义、利”关系的只有韩非,如《韩非子·说疑》说:“若夫周滑之、郑王孙申、陈公孙宁、仪行父、荆芋尹申亥、随少师、越种干、吴王孙頟、晋阳成泄、齐竖习、易牙,此十二人者之为其臣也,皆思小利而忘法义.”因此,理学的“重义轻利”亦源于韩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侵权内容,请发邮件至1234556@foxmail.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手机扫码访问

手机扫码访问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嘉隆网-分享生活中感动的文案句子

本站内容属于网友上传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25287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