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案大全 > 水浒传暗示了什么-30句优选

水浒传暗示了什么-30句优选

  • 2023-05-03 10:58:07
  • 编辑

水浒传暗示了什么

1、水浒传写得是一帮人聚众造反的事情,对于反贼,除非推翻王朝,要么被剿灭,要么被招安。相对而言,水浒结局算是不错的了。

2、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损失大半将士,其实并不是他的悲情之处,因为在古代的时候,打仗的情况时有发生,损兵折将可以说是常有的事情,梁山好汉作为武将战死沙场对他们来说是光荣的,这并不能算是悲情。另一方面从军事角度上来说,梁山虽然说损兵折将非常严重,但是他们最终还是灭掉了方腊,算得上是大胜,如果说梁山因这而悲的话,方腊岂不是更悲?

3、一旦有人造反,悲惨的往往不是这些造反的人,而是被造反和镇压运动牵连的平民百姓。

4、因为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封建思想的束缚,随着被招安,也暗示了他们注定失败的结局。

5、还有这“逼上梁山”,林冲可以算一个,可是除了林冲,还有谁是被逼的?王伦就不用说了,考试不中就再也没有路可以走了吗?晁盖劫取生辰纲,县衙里赶得紧,东溪村离梁山最近,只有上梁山才能活命。问题在于,晁盖有必要劫取生辰纲吗?他自己家里的那些钱都花不完,一生都是“仗义疏财”,不但留人吃留人住,还要给人盘缠,他再要些钱干什么?和宋江比着谁的“雨”下的大吗?或者说,梁中书的钱都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是“不义之财”,可是他把这些钱夺过来还给平民百姓了吗?因此上,我在《晁盖为什么要劫取生辰纲》一文中写了,晁盖是想尝一尝被人拥戴的滋味,这种当土皇帝的感觉,让他被人所裹挟,区别在于,他的自我感觉非常好。如果不是被名所累,晁盖用的着上梁山吗?

6、说起这魔君一事却也蹊跷,他们不是被“四大奸臣”当中的哪一个放出来的,也不是真的是无心之举。恰恰相反,他们是被那个还不错的洪太尉放出来的,放他们出来是这个洪太尉非要这样做不可,而放他们的时候,这个洪太尉正在代替皇帝请人“消灾”!所以说,这梁山好汉是统治者自己放出来的魔。

7、说到天命观,不由得说一下花和尚鲁智深,《水浒传》90回讲到,宋江与众将同鲁智深来到五台山参见智真长老,求问前程,智真长老先生写了四句偈语给宋江,然后:“唤过智深近前道:“吾弟子此去,与汝前前程永别,正果将临也!与汝偈四句偈,去收取终身受用。”偈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8、最终的悲情之处有三点:第一点是忠臣与奸臣,如果说梁山好汉这些人是在朝堂派系争斗当中,或者说我们心里比较容易接受,但实际上奸臣集团并不是因为害怕梁山上的人,也不担心他们在后期跟自己争夺名利,仅仅是因为看不惯梁山人。梁山好汉在招安之后他们也是想的一心报效国家,对朝廷完全没有丝毫防备之心,才落得那么一个下场。许多人都是在临死之前才感觉自己上当了,可是这个时候醒了好像一切都晚了,他们什么都做不了。他们都是忠肝义胆,死对他们来说并不可怕,我们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叫“重于泰山,轻如鸿毛”之说,他们认为自己死的太憋屈了,死的没有任何的价值,这才是他们的悲情之处。

9、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四大名著之一、写出108好汉怎样被逼上梁山、最后招安的过程其主旨是反映“官逼民反”的自然道理.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10、相传张天师封印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后来宋仁宗嘉佑年间,诏命洪信请张天师赴朝,祗禳温疾,洪信因机缘巧合打开了“伏魔之殿”,放走了殿内镇压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后来宋江饮皇帝亲赐的毒酒,暴毙而亡,智多星吴用,与小李广花荣在宋江墓前上吊身亡。自此108将,尽数翦除。天运合终,天道使然。

11、《水浒传》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当时的社会还相对稳定,倘若不招安,朝廷进行一定的剿杀,几万的土匪终究耐不过一个统一的王朝。这个结局,要怪就怪没有遇上合适的时机吧!

12、要无愧于“义”字,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要有一命换一命的决心。能做到“义”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义”字,为了真理就可以奋不顾身。他们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们只是为了兄弟们。宋江每次带兵下山,所过州县,秋毫无犯。因此,老百姓们也都不会反对水泊梁山。倒是那些整天无聊透顶的腐败朝廷,奸淫掳掠,“样样精通”!他们才是当时老百姓的敌人。宋江没有李逵的勇猛,没有吴用的机智,也没有公孙胜的神通,但108将梁山好汉,哪个不是因为宋江而入伙,哪个不敬仰宋江宋公明?但是,宋江以两个字发展、壮大水泊梁山:仁义!每次把敌军抓来的人押到宋江面前时,都会有这样的一段描写:宋江赶紧替XXX松绑,还不停的责备身边的人,为何对XXX如此不敬?这一点显露在那人面前,那人就会入伙。所以说,宋江以“仁义”二字发展、壮大水泊梁山。

13、《水浒传》给人的感觉是有很强烈的反抗精神,但是也有很强烈的天命观。其书的主旨是只反贪官,不反朝廷。

14、《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

15、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还有人性。

16、水浒传悲情第三点是影射朝廷,水浒上虽然说没有描写金兵入侵的情景,但是写到这里也就不用写了,已经把他们的腐败描写得淋漓尽致,没人搞自己都会垮,更何况当时金兵不断入侵宋朝呢?这本书主要是体现了当时忠良之士想要报效国家,但是又没有门路,好汉们想要招安不行,造反不行,不正象征的那一句“敢问路在何方吗?”

17、想想李逵每次出场要无差别的杀死多少人,其中多少是无关的百姓。

18、水浒传,四大名著之一,让人读来甚是大快人心,书中描写的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仇必报、快意江湖的场景是多少人为之向往的生活。多少生活不如意的人们都期待能像书中的好汉一般,落草梁山,水泊聚义,逃离这个压力山大的现实社会。

19、围绕108名好汉的故事,人物各有特点,栩栩如生,爱憎分明。遗憾的是结局有点悲惨。

20、《水浒传》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忠,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义,则包括了两个方面:一百零八个好汉为兄弟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这是义;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义。

21、前面写的那些英雄好汉的故事,都是为了这个中心思想作为铺垫。不难发现,在水浒中许多人并不是自愿上山的,大多数人在上山前的遭遇都是由盛转衰。水浒绝对算得上是一部悲剧,既然是悲剧我们肯定要去研究它为什么是一部悲剧,它悲在何处?有人会觉得说它是悲剧,是因为后来梁山灭亡了,本想一心招安,可是并没有得到朝廷许诺的封赏。

22、水浒传演绎了108种不同的人性,不同的悲惨人生,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不同命运,更印证了一个时代的黑暗背景。水浒传的好句子有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见机而耐性,妙悟生光明。广施恩惠,人生何处不相逢;多结冤仇,路窄狭时难回避。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23、我认为一这场革命的不彻底性是根本原因;

24、《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透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好处。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25、《水浒传》的主旨在不同时期、不同立场、态度的评论者那里有着不同的看法。明清两代或主张“忠义”说,或主张“诲盗”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

26、水浒传给人的整体感觉跟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是一个意思,前期是形象生动的描述每个英雄好汉的故事,可是最后却表达了它的中心思想,就是“敢问路在何方”。

27、水浒的悲情之处第二点是奸臣和皇帝,我们来看一下奸臣是如何毒害梁山集团的,他们是在皇帝御赐的酒里面下毒,这很明显就是让皇帝背黑锅吗?可是那些奸臣们根本不怕,或者说本身就是宋徽宗的本意。

28、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乱由上作”的历史真实,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在于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

29、二没有起义的根本目标;

30、三小农意识思想,江湖文化注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侵权内容,请发邮件至1234556@foxmail.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手机扫码访问

手机扫码访问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嘉隆网-分享生活中感动的文案句子

本站内容属于网友上传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25287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