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适边塞诗被称为【好句摘抄22句】
- 2023-11-17 11:46:08
为什么高适边塞诗被称为
1、高适生活于盛唐时期,是著名的边塞诗人。
2、这类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
3、高适作品从体裁上说,古近兼善,但尤长于歌行,岑参作品长于近体,尤善七绝,《逢入京使》。高使作品给人感觉悲壮而厚,岑参作品奇逸而峭。
4、高适是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既承载了恢弘豪迈的盛唐气势,又流露出与同时代其他诗人相异的特质。他在第一次长安应试失意之后,选择客居宋中,此时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滋生的深沉的失落与悲慨,使得其作品呈现出一种苍凉与悲切的艺术风格。游于燕赵之时,诗人所见多令人愤怨之事,他以饱含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蓟门五首》等一系列揭露现实的诗作。寓居淇上之时,他有感于田园生活,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山水田园诗作。著有《别韦参军》《燕歌行》《别董大》《封丘作》等。
5、高适是盛唐著名诗人,和岑参一起被称为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人物。高适的边塞诗代表作很多,最著名的有《燕歌行》等。其诗基调雄浑高昂,充满了高歌奋进的昂扬精神,提现了盛唐人的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6、被称为诗佛的是唐代诗人王维。而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他的很多诗远离尘世,充满禅意,山水意境已超出一般平淡自然的美学含义而进入一种宗教的境界。因其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宗教倾向,所以后人称王维为诗佛。
7、第二类就是反映民生疾苦的诗。这类诗主要是揭露性的内容,将朝廷与民众的最真实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揭露,直指统治者。《东平路中遇大水》是这种类型的代表作。
8、诗佛是指与高适同时代的王维。
9、高适作品慷慨,雄浑,有悲壮之气,而岑参作品新奇俏丽有浪漫之气,高适为尚气之人,以气质自高,不仅自我期许很高,而且由于早年的坎坷,使他的内心中有一种傲气悲气,其诗歌有一种悲气“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侧重于议论。
10、在高适的诗作中,诗人用强烈的对比来表达丰富复杂的内容:战士和将军、死节与贪功、效命疆场和纵情声色、古代名将与今日边帅等等,对照鲜明,主题得以深化,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同时也使读者感官上产生了较震撼的刺激,易引起共鸣。
11、其中有几首代表作,将战士的浴血奋战,精忠报国之情进行了颂扬,将战士的豪情壮志展现无遗,从而情感发生转变,将美好的愿景表达出来,渴望和平。不仅如此更有揭露边疆战士的骄奢淫逸之状,揭露和讽刺朝廷昏庸无道,将忧国忧民之态表露无遗。
12、元代陈铎曾在《诗谱》“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而主景。”高适的“主理”多表现在其对士卒艰苦生活、征夫思妇长期分离痛苦的同情
13、此外,反衬的使用也增强了高适诗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令人不禁联想到虽浴血奋战却最终失败的战士们,他们遭受着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可将官们却还在花天酒地!作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战争失利的局面。
14、第三类是讽时伤乱型的。这种主要是批判题材,矛头直指统治者,将骄奢淫逸等弊政进行了批判,代表作有《古歌行》,《行路难二首》等。第四类就是咏怀诗,这种内容就比较复杂,数量也很多,都是现实性的。讲述自己怀才不遇之感,壮志未酬的郁闷等感情,代表作有《别韦参军》等。
15、高适的诗所作题材广泛,诗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是写实,所以现实性很强。高适的诗共有四大类:第一类是边塞诗,高适边塞诗的成就最高。
16、比如《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诗人只不过是摆出事实,并未下任何褒贬的断语,艺术效果却突兀纸面。虽朴实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边帅的骄奢轻敌,而对身经百战的战士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17、这句话是错的。
18、高适是久负盛名的边塞诗人,他不是“诗佛”,而被称之为“诗佛”的诗人是王维。
19、高适与岑参是唐代两大边塞诗人,但岑参诗更富浪漫主义精神,如《白雪歌》巜走马川》等
20、元代陈铎曾《诗谱》“高适诗尚质而主理,岑参诗尚情而主景”,尚质指的是内容的客观性,主理指的是议论,关注现实题材,善于议论。尚情指的是内容的主观性,多从自己的情感和审美感受出发,以绘景为主。
21、高适边塞诗题材选取角度的特点是:以政治家的眼光来观察、分析边塞的现状,把战争和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乐联系在一起考虑,因此题材广泛,思想深刻。譬如,他对边塞的纷扰不宁表示忧虑:“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他对战士的勇往无前,作热烈的歌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燕歌行》)
22、历史评价高适是一个文武双全,忠勇练达,是唐代的杰出人才。他幼时从文,擅长边塞诗,文采横溢,广受赞誉,对后世影响很大。少年时从军,投入对抗安史之乱中叛军,多次领兵与叛军交战,战功赫赫,被皇帝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