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表达中心的句子汇总69句
- 2023-09-28 21:57:21
诫子书表达中心的句子
1、《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国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儿子诸葛瞻的家书。
2、①静以修身(连词,表目的,来)
3、②人行(动词,行走)
4、原文如下:
5、要计划人生,不要事事讲求名利,才能够了解自己的志向。要静下来,才能够把将来细心计划妥当
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二、古今异义
8、《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
9、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
12、中心:静已修身,俭已养德
13、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14、最喜欢“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诫子书》写于公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16、君子的行为是:以静心来修身,因为,只有心静下来才能理性,才能反省自己,让自己能够理性的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事物。以勤俭来培养品德,因为,勤俭能因劳其身令知其难,节其用而制其欲。能知道民间疾苦,能控制自己欲望的人就是有德之人。淡泊能令其守住自己的心性,明确自己的志向。宁静之心,无物欲之求,才能不为物质所惑,最终才能让自己在坚持志向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17、部编版语文七上古诗文知识点归纳(三)《诫子书》
1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
19、四、主题思想
20、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21、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2、第二句:“俭以养德”
23、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24、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25、一、一词多义
26、第三句:“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7、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8、②夫君子之行(名词,品行)
29、②将复何及(怎么)
30、。非学无以广才(“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广,即增长的意思)
诫子书表达中心的句子
31、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
32、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词。----羊祜
3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4、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
35、书中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立志。其核心观点是戒躁守静。
3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7、五、写作特点
38、②白雪纷纷何所似(什么)
39、《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道理深刻,令人警醒,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40、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全文表达了诸葛亮对儿子、侄子的衷心嘱托,深深地爱子之意。讲求读书修身的重要性。
42、这个句子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3、这篇家书的第二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时间,时间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财富,它的宝贵之处在于一去不复返。一个人的青春岁月就那么几年,这几年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的阶段,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如果稍稍松懈,时间就一去不回,只能空留遗憾了。
44、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安静,精力集中。今义: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45、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
46、原文大意:
47、大到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国家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问题,失去了冷静和耐心,往往会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48、扩展资料:
49、本篇家书,篇幅短小,但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尽显作者才学智慧与爱子之心。
50、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不安全)
51、诸葛亮《诫子书》中激励人志存高远的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运用双重否定句,强调人要志存高远。
52、一个人只有树立崇高的志向,伟大的理想,才能去认真读书,从而才能正确地看待身边的人与事,谦虚,谨慎,勤奋,好学,节俭,持家,勤劳,朴素是一个人最优秀的品德,只有养成这样的品德,一个人才有机会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53、由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精神和高洁如云的品格,以及他在《诫子书》中所体现出来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使得这短短一百多字的家书成为历代世家的家教典范和文人修身立志的标杆。其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字更是倍受推崇,成为很多读书人的座佑铭。
54、①逝者如斯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55、译文逐句全译
56、这篇家书的核心内容是一个“静”字。修身需要能静下心来,不为外物所扰。只有安静才能致远。同样,学习也要能静下心来,心不定,什么都想做,这山望着那山高将一事无成。
57、。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大的目标)
58、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59、三、词类活用
60、第一句:“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须学静也”
诫子书表达中心的句子
61、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够静下来,则无法有效的计划未来。
62、要节俭,以培养自己的品行。审慎理财,量入为出,可以摆脱负债的困扰,可以过自由的俭朴生活。
63、本文是诸葛亮教育儿子的一封家书,在信中他论述了静心学习和简朴养德的重要性,同时告儿子不要脱离社会现实,体现了诸葛亮在教育后代问题上的卓越见识。文章突出“静与“躁”的关系,说明学习、修身在于静的道理,指出躁的危害性。
64、②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65、我们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静”字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究竟想要什么。而不是随大流,渐渐迷失在人群。
66、这句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67、②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借)
6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9、“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告诫我们要志存高远,名利之心不可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