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名言警句 > 古代孝道经典故事优选26句

古代孝道经典故事优选26句

  • 2023-07-07 22:10:57
  • 编辑

古代孝道经典故事

1、噫!国人和洋人其实也有相通之处。在信仰上是儒家追随者的国人,在行动上就像清教徒;而在信仰上是清教徒的洋人,在行动上就像儒家的追随者。

2、两种道德标准不能并存,择其大者而从之。这是古人最普遍做法,当然此处之“大小”乃是唯心,孝与慈相冲突,择孝则不慈,择慈则不孝,任何选择都会惨遭后人诟病,可以扪心自问,择孝择慈?或者学习佛教,自割肱股以喂老小?

3、关于“郭巨埋儿”这个话题,前段时间也在网上争论过,好像是这篇文章入选语文课本的事件。

4、鲁迅关于郭巨埋儿有着自己的见解:“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如果一丝不走样,也掘出一釜黄金来,那自然是如天之福,但是,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似乎也明白天下未必有这样的巧事。

5、传统文化在先秦那个时代其实还是很注重个人的,包括儒家在内。孔子说仁者爱人,有教无类等等,孟子所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都反映出这个思想。

6、传统文化孝大于慈,孝慈难两全,郭巨埋儿即是此例,道教推崇的乌鱼亦是此例,天师四不吃,牛、犬、雁、乌鱼,乌鱼食子本是人间惨案,道教认为乌鱼产卵,两眼昏花,只待饿死升天,乌鱼宝宝却有孝心,游入乌鱼妈妈嘴里,以己身喂食妈妈,精神可嘉,可歌可泣,所以道士不吃乌鱼。

7、现在是个大时代,忠孝仁义正被赋予充满时代气息的正能良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是走向世界大同的最后一跃!

8、"彼时我委实有点害怕:掘好深坑,不见黄金,连‘摇咕咚’一同埋下去,盖上土,踏得实实的,又有什么法子可想呢。"

9、鲁迅居士的问题,是见识太少而妄念太多。听到“郭巨埋儿”【搜神记:11】就受不了,要是听到“以撒献祭”【创世纪:22】还不彻底疯掉。

10、但成为统治阶层确定的国家意识形态后,儒家的很多思想观点被加以改造,尤其是董仲舒的“大一统”理论,将人性与天理相结合,提出“天人相应”,而我们知道孔子是不太谈论天理天道的。

11、早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鲁迅先生就扛起了反对封建礼教的大旗。鲁迅在他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当中写到的狂人从中国几千年的故纸堆里,唯一看到的就是"吃人″二字。"郭巨埋儿″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宣传封建孝道,实际上揭示封建礼教残忍、虚伪、吃人的本质。为了赡养母亲而杀掉新生的儿子,何其残忍狠毒。这种以杀人为基础的封建孝道漠视生命,看起来是善,骨子里是恶,不值得宣扬,更不能学习。鲁迅先生作为反封建礼教的急先锋,他反感"郭巨埋儿″这个故事是必然的。

12、鲁迅有着自己的独特批判思想,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图,他有着深刻的思考,觉得很多都是不符合当代人生价值观,是封建文化的糟粕,而它却一直被封为圭臬,不容置疑,动不动就拿孝来打击人,殊不知它于孝的理解实在很可笑很可悲。鲁迅听到郭巨埋儿就非常反感,就在于他对之持批判的态度,觉得它严重歪曲了孝文化,让它继续流传下去实在是流毒无穷。从当时来看,鲁迅的这种批判必定阻力重重,但是斗士不屈,所以现在的我们才能更好的客观的看待古代二十四孝图所宣传的荒谬之处。

13、鲁迅作为文坛巨匠,观察人生更是深刻独到,对这种行为做法当然巨为反感,更何况当时的社会更是处于愚忠与变革的时期,这种思想只会愚弄百姓,起不到对社会任何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14、故而不要反感或其他极端情绪,现实的残酷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易子而食”就是形容此事。当然食人事件之中还是存在不少人性的星火,介子推割股喂食重耳,这是忠,睢阳守将张巡杀妻宰妾,以充守城将士之饥,这是义。

15、这两个故事都是通过实验试探天意的可靠记载,之所以后人很难重复郭巨和亚伯拉罕的结果,仅仅是因为上天从未打算拯救不喜爱的人。

16、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齐桓公时期的易牙,齐桓公说还没有尝过人肉,易牙回家竟然将自己的儿子杀了,煮成了汤给桓公喝。在讲究天地君亲师的年代,君还要在父母之上,易牙的行为与郭巨埋儿的行为本质上是一样的。实属可悲。

17、孝有孝道,不要刻意曲解,人世间最大的孝就是尽心尽力就好。

18、这篇文章的本意是好的,弘扬孝道,孝道无可厚非,但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不禁让人生出了一身的冷汗,哪有这样孝顺的,违反了天道轮回之理。就是她的母亲也会活在不安之中,他的母亲能有一个安享的晚年吗?

19、天人相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武器和统治手段,而后世的儒家不断强化天理的重要而贬低人性,所以才以“郭巨埋儿”之类的故事说明天理高于人性。

20、也正如清官海瑞一样,50多岁的人了,还和母亲睡在一起,以至于妻子形同陌路,要不是李时珍的劝解,儿子都没有,尽管最后还是没了。

21、家里贫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活着想别的办法,更何况自己还有两个弟弟,全家共同努力,终究是能够过下去的,即使过不下去,埋了儿子也无用。这是一种错误的引导方式,不从本质上进行思考,而是简单的采取以事对事的方式进行解决,不仅是自身自伤的悲哀,也是道德的悲哀。

22、郭巨埋儿主要讲的是:郭巨家较为贫穷,后来有了儿子,待儿子到了三岁以后,由于家里的粮食不够吃,所以母亲就减少了每顿饭的吃食。郭巨为了让母亲吃饱饭,决定埋掉儿子,在挖坑的时候,挖出了一坛金子,上面写着: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23、鲁迅之评论让我们学到的智慧是,读《孝经》、《二十四孝》等,都应当具有“四不”之睿识:一是,不能“愚孝”,愚昧做孝子,不是真孝子。二是,不能“愚读”,不能愚昧地读《二十四孝》,还有如《孝经》等。三是,不能“愚信”,就是不加独立思考地相信所说的一切,甚至那些“孝感”的东西。四是,不要“愚传”,愚昧地不加辨析、不顺人情、不合时宜地宣传与传扬。"由上可以得出,郭巨埋儿给鲁迅先生带来的想法有可怜那个孩子,为那个孩子担心,又担心自己的父亲做孝子,把自己埋了。具体来说鲁迅先生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不要学习古代的愚孝,要做个”明智“的孝子。

24、妄称上天必须拯救所有人的是普世主义者,认为上天应该拯救高素质人群的是西学精英,而经上记着的却是:上天只拯救他所喜爱的人,美德就是一个人被上天喜爱的标记——鲁迅居士盖天之所弃耶?

25、孝,是什么?是传承延续发展壮大种性血脉使种性血脉永存于天地之间,不是讨好长辈的私欲和尊严使之满足,那是家天下独裁专制统治的流毒。忠也是,比方岳飞和秦桧都是忠于皇上,岳飞是忠于皇上的正义良知血性,而秦桧是忠于皇上的自私软弱求稳求生求眼前权利享乐之个欲,所以秦桧羸了,岳飞被杀。忠孝仁义被自私和个欲扭曲了,才有长时间的家天下独裁专制腐败统治。鲁迅用如刀枪之笔斩向假的忠孝仁义,其铮铮真诚,到今天也有警醒意义。

26、鲁迅成长的那个时代,是人性觉醒的时代,只有人性的觉醒,才有个人的自由,才有思想的自由和解放,才能从晚清落后挨打的现实中找到救国救命的道路。所以,在传统上“天经地义”的“郭巨埋儿”之类的故事自然会让已经有了思想解放意识的鲁迅所反感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侵权内容,请发邮件至1234556@foxmail.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手机扫码访问

手机扫码访问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嘉隆网-分享生活中感动的文案句子

本站内容属于网友上传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25287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