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21句优选
- 2023-05-23 11:29:52
川端康成
1、千纸鹤,伊豆的舞女,雪国
2、从小体弱多病的川端康成常年幽闭家中,心理十分的敏感和寂寞,年幼失去双亲,不幸的身世使他形成一种孤僻的“孤儿气质”“受恩惠者气质”。
3、川端康成与太宰治是校友,共同毕业于东京大学
4、作者在途中被一名十四岁舞女的纯真和美貌所牵动,不由自主地随同舞女等一行巡回演出的艺人,从修善寺经汤岛、汤野一直辗转到了伊豆本岛南端的下田港,之后怀着依依之情,告别了舞女。
5、年,川端康成大半年时间呆在伊豆汤岛的汤本馆。5月,松林秀子初次与川端康成邂逅。次年4月,二人迁至营忠雄家,从此开始一起生活。
6、东京大学(东大,TheUniversityofTokyo),于1877年始建,坐落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由“东京开成学校”与“东京医学校”在明治维新期间合并改制而成,是一所世界级著名研究型综合大学,还是日本最高学术殿堂和七所旧帝国大学之首,在全球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7、是以作者19岁(1918年)之时的伊豆之旅为素材而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我”即是高中时代的川端康成,所以说到作品创作背景首先要从作者的身世开始入手。
8、川端康成和妻子松林秀子是彼此相爱的,他们的婚礼十分低调,甚至周围很多人并不知道,不过松林秀子甘愿守着川端康成,即使他不能给她一个盛大的婚礼。
9、《川端康成三部曲》是讨巧的,毕竟借了川端康成诺奖得主的名声,还有"川端作品首次舞台化"的噱头。同时又绕开了作家广为人知的长篇小说,选取了三篇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都相对冷僻的作品作为改编对象,这就规避了原著粉们千篇一律的吐槽。藉由话剧的演出,至少也让大部分对川端康成的了解止于《雪国》、《伊豆的舞女》的观众们,窥见了这位诺奖得主在文学创作上的多维性。《川端康成三部曲》基本就是三个独立短剧,
10、松林秀子,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的夫人。
11、东京大学初设法学、理学、文学、医学四个学部和一所大学预备学校,是日本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亚洲最早的西制大学之一,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溯源到灵元天皇时期,东大在日本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性地位。学校于1886年更名为“帝国大学”,这也是日本建立的第一所帝国大学;1897年,其易名为“东京帝国大学”,以区分同年在京都创立的京都帝国大学;二战后的1947年9月,其正式定名为“东京大学”。[1]
12、这种性格以及它所带来的令人窒息的忧郁情绪,在东京的喧嚣对比下显得愈发明显,为了从这种压抑的情绪中逃脱,作者踏上了伊豆的旅程。
13、《伊豆的舞女》
14、妻子是松林秀子。
15、而这其中的经历就是《伊豆的舞女》的故事来源。
16、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东京大学[1],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
17、《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代表之作,从1935年起以短篇的形式,分别以《暮景的镜》、《白昼的镜》等题名,断断续续地发表在《文艺春秋》、《改造》等杂志上,相互之间并没有紧密相连的情节,直至全部完成并经认真修改后,才冠以《雪国》于1948年汇集出版单行本。
18、太宰治(本名津岛修治,1909年6月19日-1948年6月13日),出生于日本青森县,日本小说家[1],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
19、作者幼失怙恃,两岁丧父,三岁丧母,由祖父母扶养,在姐姐和祖母相继去世后,16岁时他最后一个亲人、双目失明的祖父也去世了。
20、而小说的发表是在距伊豆之行的8年后(1926年),其间作者经历了感情的挫折,并曾在1922年怀着“不堪忍受的自怜”的心情重返伊豆,并在此创作了一篇未完成、也没有发表的长篇写生文《汤岛的回忆》,并且以它为原型创作了《伊豆的舞女》和《少年》这两篇小说。
21、大致讲的是利用收钱前后的故事情节,通过对两位不同身份人物的态度反差,讽刺资本化社会的冷漠和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