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名言警句 > 关于学习的名言孔子73句精选

关于学习的名言孔子73句精选

  • 2023-05-22 13:48:45
  • 编辑

关于学习的名言孔子

1、孟子区分“故”与“智”:“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每个人都有“智”,但“智”陷于穿凿,流于自私,所谓“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不以圣与仁自居,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分明是生知安行的境界。

3、“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把“利”看做是“知”上达“仁”的阶梯。“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孟子以“故”来说“性”,也是此意,只是要把“生知”下降到“学知”上,通过“学知”来实现“生知”。

4、补充:当然,孔子老人家说的更深奥些。

5、但“生知”既是功夫,也是本体,本体是致广大而尽精微,故“生知”在“学知”之上,也下贯到“学知”中。换言之,“生知”是“学知”成为可能的内在根据与逻辑前提,凡是在“学知”中,必然也在“生知”中,故阳明先生说“众人也是生知”,这就把孔门所言“学知”——为己成德之学,与博学多识区分开来。阳明先生反复叮嘱:学问功夫须晓得头脑。头脑是躯干的主宰,阳明所谓“头脑”,即是以“生知”本体来提撕“学知”功夫。

6、“生而知之”与“安而行之”,虽分一下“知”“行”,也只是一个,“生知安行”对应阳明所言“知行的本体”。

7、阳明先生说:“圣人亦是学知,众人也是生知”。儒家所谓“一贯之道”与佛教鼓吹入不贰法门,区别就在于,儒家不离开“学知”而悬空虚说“生知”,故阳明说“圣人也是学知”。《论语》中数章记载孔子的话,可做印证。如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8、分别以“生”、“安”来修饰“知”与“行”,“知”“行”的涵义就发生变化了,境界也提升了。“知”本来低于“仁”,但“生而知之”,此“知”合于德性,合外内之道,“生知”即是“仁”。同理,“安而行之”,这个“行”从性体上发出来,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行为,“安行”即是“道”,《中庸》所谓“率性之谓道”。

9、“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种情况可以暂时搁置一边,不用考虑。孔子在本章为“学”区分三个等级:“生知”;“学知”;“困学”。《中庸》却要把三种境界贯通起来,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孔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明先生却指出:“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10、我说说温故而知新吧。

11、这几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已经充分表达出了孔子作为中国第一个最著名的老师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包括治学最基本、最简要的方法、态度和目的:

12、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君子在生活上不追求饱暖安逸,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奋敏捷,言语谨慎;常常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就可以称的上是好学习的君子了。

13、“生而知之”与“安而行之”,简称“生知安行”。前者说“知”,后者说“行”,且“生”与“安”相呼应,为最高境界。

14、在古汉语中,“生”通“性”,“生而知之”即“性而知之”,如《中庸》云:“自诚明,谓之性”。其实,“生知”也是“学知”,只是“学知”入于精微,能够实现“感而遂通”,内外浑融,心物不贰,好像“知”是从自家心性中自然流露出来,孟子所谓不学而能、不虑而知。

15、阳明先生又把《中庸》20章与《孟子》“尽心篇”首章贯通起来,曰:“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

16、至于“困而知之”与“勉强而行之”,体会这个“困”与“勉”,学问功夫不晓得“头脑”,“知”与“行”还没有契入德性,在外面游离着,“知”、“行”必然辟为两截用功夫。

17、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学而》。译文:孔子说:人做学问,就要把所学知识及时用在生活实践上去,同时经常去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体验到学习的无穷快乐。

18、什么是“生知”?阳明先生指出:“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传习录》227条)

19、既然人人具足“生知”之本体,修学的资质与生俱来,后天不修学,就没有任何理由。所以,阳明说:“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20、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可见,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者”,只是孔子自谦,说自己不是“生而知之”,而是能敏而好学,学而不厌。但“生知”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先知”,不是一出生就全知全能,如佛教虚构的故事:释迦牟尼一降生,于十方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举手唱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21、“学而知之”与“利而行之”,简称“学知利行”。同样是前者说“知”,后者说“行”,“学”与“利”相呼应,是次一级的境界。

22、他的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复习需要间歇性,当复习旧的知识次数增多的时候,每次都会从中体会到新的心得,这个时候就达到了一种思想的升华,可以作为老师了。

23、孔子不承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又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前后两次谦虚,言辞虽不同,义理却是贯通的。这个“仁”的境界,就相当于《中庸》所谓“率性”或“生知安行”。

24、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实的智慧!平常看很多人爱面子,喜欢不懂装懂,这就是不踏实,不认真,不是做学问的态度,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25、我认为,这和人不断成长和生活阅历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丰富自己的见识和知识,回头看同样的问题时,当然会有不同的新体验了。

26、“生知”高于“学知”,这层意思落在“仁”与“知”上,即是“仁”高于“知”。“仁”,作为德性之全体,必然涵摄“知”,故仁者必“知”,“知”乃“仁”之必要条件,如子曰:“未‘知’,焉得‘仁’”?知者未必“仁”,“知”非“仁”之充分条件,如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27、“平时袖手谈心性”,这是后世读书人的通病。儒家开示“生知”之本体,不是高高在上,成为供众人瞻仰的目标,而是要降落下来,从真切笃实的为学功夫中去体会“生知”之本体。与其仰而叹息,不如俯身躬行,《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惟精惟一,精微莫测,却为学者开示了一段最笨拙的功夫:“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从功夫论上考察,“生知”在“学知”之上,学者须通过“学知”来实现“生知”,此孔子所谓“下学而上达”。

29、“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孟子以“禹之行水”为比喻,开示学者如何用功夫。“智”以“生知”为头脑,即是“利”,就可以避免自私穿凿,所谓“故者以利为本”。

30、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关于学习的名言孔子

31、四、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容易使人拘泥刻板,流于教条主义的泥淖;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因不切实际而疑惑不解,白白浪费了时间却无所成,所以就要思考和实践相结合,学习才会大有长进。

32、《中庸》如此表述,文辞上似乎背离了孔子,从义理上考察,却是要把孔子隐而未发的这层意思给阐发清楚。从功夫境界上看,“生知”在“学知”“困知”之上,但“生知”既是功夫,也是本体,必然下贯到“学知”“困知”中。换言之,“生知”作为本体,周流不息,人人本具,故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33、结合冉求与公孙丑心中的困惑,再来读《中庸》20章,就好领会子思的一番良苦用心。

34、公孙丑是孟子的学生,他向孟子诉修道之苦:“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修道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老师只能作为助缘从旁开示引导,怎么可能为学生降低一下修道的标准?

35、②温故而知新。

3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冉求为自己不精进修学寻找借口,对孔子说:“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答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今女画”,如孟子所言“自暴自弃”,阳明先生指出:“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著了私累,把此根戕贼蔽塞,不得发生耳”。

38、就像现在我们作为学生时学习新知识一样,在课堂上听老师的新课都明白,回去要做好复习工作,否则第二天,老师再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的时候,会发现昨天觉得都听会,可是现在全忘记了。

39、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

40、从“学知”中须体会出“恒久”这层意思,对于“利行”,须体会出“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41、“生知”与“时中”对应,这是最高的境界;“学而知之者,次也”,从“学知”须体会出一个“恒”来。孔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经常点出一个“恒”来论“学”,只是后人没有领会其义。

42、体会“及其知之,一也”,既然“生知”“学知”“困知”可以统一起来,那么这个“知之”,只能取最高境界的“生知”,而不能取“学知”,更不能取“困知”。

43、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获得新的理解,新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44、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主张有: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5、人饥饿了,要吃饭,吃饱了,就不能再继续进食,食物对人也不再具有吸引力了,所谓“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学”如何能够做到“不厌”?越“学”,心中越是虚灵,物我内外贯通起来,才能做到“学而不厌”。达巷党人说:“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说自己“空空如也”,应结合“大”与“空”,来体会“学而不厌”。

46、孔子的名言:

47、孔子教学有“小六艺”和“大六艺”,小六艺是春秋时代的六种技能,也就是你听起来特别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而所谓的“大六艺”,其实你更熟悉,它们是先秦时期的重要的六部文献经典,包括《诗》、《书》、《礼》、《乐》、《春秋》和《周易》。

48、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另有说《春秋》为无名氏所作,孔子修订)。

49、孔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这句话出现一个“安”与“利”,便能体会出,“仁”与“知”境界之高下。“安仁”与“利仁”正分别对应“生知安行”、“学知利行”。

50、孔子曰:“知者利仁”。《系辞》云:“变而通之以尽利”。人们往往把“利”与“义”对立起来,却忘却了“利”之本义:“利,义之和也”。《中庸》以“利而行之”与“学而知之”搭配,“利”字义深。

51、“学而时习之”是方法,“不亦乐乎”是态度,最后还有目的,就是做“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

52、孔子不说自己为“生知”,只以“学”字开示弟子。须知,孔子不必标榜自己,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为了接引弟子,也是说给后人听的。“生知”高于“学知”,“安行”高于“利行”,孔子只是把“生知安行”降临到“学知利行”上,体会“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不厌、不倦有微言大义,近似于《中庸》所谓“至诚无息”。

5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开篇第一章,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54、“学而知之”与“利而行之”,对应“知行合一”,如阳明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通过做“知行合一”的功夫,来复其“知行的本体”。

55、《中庸》20章以孔子这句话为基础,区分一个“知”与“行”,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56、孔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用其力于仁”,正是以“生知”之本体为“学知”或“困知”开示一个“头脑”。以“生知”来提撕“学知”、“困知”,修学功夫晓得“头脑”,就不须用力了,故曰:“我未见力不足者”。

57、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学习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艺,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58、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君子人格(温良恭俭让),激励手段是建立在学生自己内在的愉悦体验上,“习”字的本意是小鸟反复地试飞,也就是反复地练习、复习。“学”在《说文解字》的解释是“觉悟”,包括了学和教,也就是通过学和教的过程通达觉悟的目的,学习过程要不断的重复。

59、七、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述而》。译文:孔子是说: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自己又做到了多少呢?

6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到了东西经常反复练习,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吗?

关于学习的名言孔子

61、这就是温故而知新,体现了复习学过的知识的重要性。

62、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中庸》以“安而行之”配“生而知之”,合称为“生知安行”。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决不是一个“知”与一个“行”,从外面去合二归一,好似粘合起来。要领会“知行合一”,须注意,阳明曾点出“知行的本体”。

63、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主张有:①学而时习之。

64、孔子名言中:“学”是指学习。“习”是指练习。“思”指思考。

65、“亡”与“有”,“虚”与“盈”,“约”与“泰”,对立的两方相互转化、相互过渡,这“变易”本身就是在说“空”与“恒”,《系辞》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惜,后世学者对“难乎,有恒矣”断句有误,把这一章的意思给领会颠倒了。

66、孔子论“生知”与“学知”——读《论语•季氏篇》

6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篇》)

68、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9、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70、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一无所得。

71、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2、②学而不厌。

73、《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这正是说“利”,所谓“变而通之以尽利”。既然不能脱离“学知”而悬空虚说“生知”,同理,先要有一感一应,然后才能实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先要“思”,然后才能做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侵权内容,请发邮件至1234556@foxmail.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手机扫码访问

手机扫码访问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嘉隆网-分享生活中感动的文案句子

本站内容属于网友上传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蜀ICP备2022025287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