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爱国的诗句古诗五言绝句【133句】
- 2023-05-22 13:46:59
爱国的诗句古诗五言绝句
1、宋·李清照
2、祖国向荣新,河山锦绣茵。
3、译文: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
4、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
5、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6、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8、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9、春望(唐·杜甫)
10、《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11、意思是: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3、《从军行》唐代诗人杨炯
14、《夏日绝句》宋代诗人李清照
1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16、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7、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8、《出塞》唐·⺩昌龄秦时明⽉汉时关,万⾥⻓征⼈未还。但使⻰城⻜将在,不教胡⻢度阴⼭。
19、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0、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2、今逢慈母寿,永葆万年春。
23、《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4、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25、《白马篇》魏晋:曹植
2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
27、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2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9、2、《夏⽇绝句》宋·李清照⽣当作⼈杰,死亦为⻤雄。⾄今思项⽻,不肯过江东。3、《⽰⼉》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九州同。⺩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30、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爱国的诗句古诗五言绝句
3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32、六言绝句爱国诗
33、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3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5、译文:自己虽死,浩然正气回归太空,但一颗耿耿丹心耿耿丹心照耀千古。这一生还未来得及报效国家,死后也要留下忠魂来弥补。
36、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37、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3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39、《夏日绝句》
40、《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41、唐·卢纶
4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43、《扬子江》
4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5、《十五从军行》两汉:佚名
4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47、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8、译文: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49、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0、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51、《凉州词》唐·⺩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回?
52、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53、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54、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55、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56、译文:烽火照耀京都长安,不平之气油然而生。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围敌攻城,精锐骑兵勇猛异常。大雪纷飞,军旗黯然失色;狂风怒吼,夹杂咚咚战鼓。宁愿成为一名百夫长也比做书生好。
5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8、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59、封侯非我愿,但愿倭寇平。
60、译文: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爱国的诗句古诗五言绝句
6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2、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63、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64、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
65、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66、《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7、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6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9、《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70、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71、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7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73、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74、《春望》唐-杜甫
75、唐代高适的《送李侍御赴安西》
76、唐·令狐楚
7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8、爱国如饥渴。——范晔
79、示儿(宋·陆游)
80、《州桥》【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8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百药《元景安传》
8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83、《示儿》【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4、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85、《州桥》【宋】范成大
86、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8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88、《春望》唐代诗人杜甫
89、《少年行》
90、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爱国的诗句古诗五言绝句
91、春望杜甫(唐)
92、唐代张祜的《宫词二首·其一》
93、译文: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94、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95、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96、《怨歌行·家住金陵县前》——南北朝庾信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译文:家住在江南水乡金陵边,嫁给了长安少年。回首故乡双泪落,群山遮眼不知在哪边。战争何时能完结,明月何时能再圆?吟成这首怨曲向君弹唱,不觉心凄弦也断。
97、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98、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99、神州伟业奇,美帝霸凌施。
100、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101、译文:功名在万里之外,心声在一杯之中。虏障在燕支之北,长安在太白之东。
102、诗句名言五言绝句1
10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04、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05、位卑未敢忘忧国。——
106、译文:与故乡之隔有三千里之遥啊,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到这曲《何满子》,眼泪竟忍不住落在了君王面前。
107、《示儿》宋-陆游
10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09、《和张仆射塞下曲》
110、宋·文天祥
111、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112、石灰吟(宋·于谦)
113、明代杨继盛的《就义诗》
114、满江红(宋·岳飞)
115、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11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11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8、5、《从军⾏》唐·⺩昌龄⻘海⻓云暗雪⼭,孤城遥望⽟⻔关。⻩沙百战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19、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120、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爱国的诗句古诗五言绝句
12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2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杜甫:《归雁》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2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12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25、《春望》【唐】杜甫
12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127、《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128、南海台湾绕,螳螂臂挡痴。
12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0、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13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32、《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133、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