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摘抄70句
- 2023-05-17 10:16:13
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1、虽然价值观可以与时俱进,人伦亲疏远近可以不同于以往,但孝亲的传统价值观是不可变异的,并不在移风易俗的范畴之内。趁着老人健在,回报养育之恩,能孝则孝,能顺则顺,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否则,时不我待,悔之晚矣。
2、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中国传统的孝道讲究小辈对长辈的孝顺、孝敬、服从、听从、顺从。特别是在婚姻方面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一手包办子女的婚姻。
3、传说当年“黄帝”统一了中原,为“教化”众生,令“仓颉”造字。仓颉乃“通天彻地”的神人,经他发明创造出来的文字令“鬼神”都惧怕。中国早期文字(象形、会意字)都有天地宇宙自然奥秘贯穿其理,令那些“不孝”之鬼神(人)忏悔哭泣,故而有了“仓颉造字,鬼神皆泣”的说法!
4、谢邀回答
5、“百善孝为先”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道德规范标准,是大家认为的立身安命之本,于是二十四孝的故事才广为流传,教育后代知恩感恩,孝敬父母。
6、从古到今,在中国人的心中,孝道始终排在第一位。中国人有句老话叫,“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7、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8、一是孝道在社会伦理中的重大意义。提倡孝道,老人晚年有保障,父母养儿女有盼头有动力,社会发展进步就有基础。
9、我国孝文化历史悠久,形成发展过程复杂,内容不断变化,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含义却远远超出家庭伦理的范围,它是一个复杂的复合概念,它由以往的:子女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是一种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逐步扩展到国家和社会的过程。孝文化是指一切有关“孝”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的总和。
10、中华民族的孝顺文化,经久绵长,传承不断。正是由此,才衍生出了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造就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最持久的高度文明。
11、说到“孝道”,这是每个人必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之本。“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早在孔孟时期出现了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孔孟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教化的源泉,进而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
12、(二)传统孝道是不完美的,是有误区的,教条地遵循是有害无益的,分析如下:
13、在封建社会,君主制和家长制是封建等级制度的两个主要方面,为臣之道是忠君,为子之道是孝顺。
14、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
15、孝,是人类传承的最基本条件。
16、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保证对广土众民的大国高度集权的有效统治;第二条,要使生活在最基层的个体农民,安居乐业,从事生产。高度集中的政权与极端分散的农民双方要互相配合,减少对立,在统一的国家协调下,才能从事大规模跨地区的工业建设、文化建设,防止内战,抵御外患,救灾防灾。个体农民从中受到实惠,则天下太平。
17、塑造文化
18、联合国前秘书长是中国通,他向世人推荐学习中国,因为中华文明五千年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中国人对祖先一是敬仰,祭祀,几乎年年进行!每到春节,全国人民都是在往家的地方奔走!他们对在世的长者关心尊敬,听从长者教诲,依长者要求行事。他们对逝者“如事生”!二是中国人都有为祖先争光的思想!决不给祖先丢脸成了人们的共识!
19、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孝,是人之灵魂的根本。
21、孝,是一个种系自我保护和持久延续的最基本保障。
22、孝道就是要对老人对长者关心、尊敬,做顺他们心的事;对幼者要呵护他们的成长。孝道使人很自觉地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使社会有序地和谐地运行!
23、继承“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民族传统,尊老爱老是亲情的自然流露,敬老养老是后代的责任,善待老年公民是政府的份内之责。
24、“孝”:“老”字头。老字头写法在甲骨文、金文里是两个重叠的❌,有禁止、不能破坏意!“老”字本意是不能用匕首类的铁器去破坏土地,否则人类就会衰老;同理,“孝”字的本意就是破坏了土地的孩子是之为不孝!再触类旁通出“教”字,即以“文”载道,教育孩子们不要破坏土地(自然环境平衡),此之为“教”。。。
25、融合家庭
26、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27、关于孝道,苏辙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有两段诗最能说明问题了,其一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让我们对孝不留遗憾;其二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让我们应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生育之情养育之恩。
28、百善孝为先
29、“孝道”,有大孝与小孝之别!
30、凝聚社会
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31、中国传统孝文化是指: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当代孝文化是对传统孝文化批判性的继承。
32、孝道思想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33、孝,是人生命的本源。
34、(一)孝道,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之一。
35、中国的孝道文化是物质上增添精神上的寄托,具体说来孝道文化是人骨肉生的骨肉的肌体相传物质的继用留承和思想品德的继承,再简单的说是求一家人同肉身同物质同意识。中国的孝道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中国的孝道文化是信仰,人们敬祖敬长辈后来晚辈也会敬他们,人这么做会了心灵的空虚增添人生的意义。
36、上慈下孝,岂容割裂?奉孝顺,行孝谨,自是慈爱有加之天良报应,亦是中华文明之血脉传承。
37、古代农业社会,政府重道德伦理,体恤天下为人父母之心怀,所以有“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孝道贯穿始终,父母在世时要孝顺,亡故后常思念父母的养育恩德,为子女做榜样固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训条。子女刚出生时父母日夜守护,任劳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后对父母要“晨昏定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体恤父母的用心良苦,所以有“天下无不是父母”。
38、二是孝道是最现实最大的人性,是所有情商的基础,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对父母都不孝的人,他能去热爱别人吗?在社会上,他能提当正义吗?
39、大孝者,敬畏天地;敬爱自然。天地、自然、万物(包括我们人类)本是一体,从“玄学”来讲,就是“天地人或天地物”三才之象。
40、各位好,我是雲清看世界,非常开心和大家探讨这个话题。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因此对于老人,对于生养我们的老人,孝顺是一个做儿女必须尽的义务。什么是孝呢?那就是老有所养,不能让老人家有所冻馁,应该尽最大努力让人家吃得饱,吃得好,吃得舒服,吃的健康,这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现在物质生活提高了,其实就是添双筷子添个碗的问题,况且老人家根本也多吃不了多少东西,让老人家感受到一份孝道,感受到一份家庭的温暖幸福和温馨就好。但是能够做到顺就不那么容易了,人毕竟是万物之灵长,是有感情和个性的高级动物,老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处事风格,饮食风格,欣赏角度,因此做为孩子来说,让老人家开心是最重要的。不能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左右老人,更不可以逆着老人,让老人家如骨鲠在喉,不能吐不能咽,如果那样便是违背了老人家的初衷,所谓的孝顺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41、孝道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不能看作是古代圣人想出来专门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
42、孝,是做人之本。
43、孝道,是人间第一大道。
44、专心致力于孝敬自己的父母,这很符合中国孝道,但是我觉得有些狭隘,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这种博爱思想才是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孝道。如果说狭义的孝道是一种基本道德的话,这种博爱孝道就是一种美德。
45、孝顺一词,动宾结构。孝心驱使顺和,始有传统中国的老吾老、幼吾幼,以及人之老、人之幼。须知,此感天动地,此感心动怀,尽在“以及”二字的联想翩翩。
46、进入现代社会,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转型过程中,社会老龄化现象对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大量独生子女。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新型家庭一对夫妇要照顾两对父母,传统观念规定的某些孝道行为规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难以照办。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无论父母或者子女,家庭仍然起着安全港湾的作用。
47、“孝”包括: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几个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系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8、顽固秉持文革思维,信守阶斗意识的网友,极度鄙夷孔儒,不以慈孝为然,何必?
49、孝敬父母、爱护子女是人的天性,‘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况万物之尊的人类!但是如何行孝,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孝道,却不是个简单问题!虽然孝道中有不少封建消极因素,但瑕不掩瑜,孝的主体还是让人间充满博爱思想。无论年长老幼,不管地位如何差异相互之间都从爱和敬相待。尤其是为人子女,父母勤劳一生,抚育我们长大成人,个中艰辛,不到为人父人母时很难体会到。但当子女快养大成人时,而父母己年迈无力了。因此世间有人感叹‘什么都可等,唯有多陪父母,及时尽孝不能等’!但愿我们都自我做起,别让父母建年孤独终生,抱憾终生!也但愿人人都有一片爱心,就能使天下百姓都能和谐相处,世上边不会有争端和丑恶事情了!
50、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51、孝道是中华民族复兴强盛的精神支柱之一。
52、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对‘孝’字特别讲究,从大的方面来说,有‘以孝治国’的说法;从小的方面来看,有‘以孝修身’的传统。中国自古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而‘孝’又在礼仪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数千年来流传下来了不少有关孝子的故事,如‘木兰替父从军’、‘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以及‘王祥卧冰求鲤’等。都反应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而“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更是体现‘孝’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地位。一个‘孝’字,影响了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生活习俗.心理素质及至民族精神和性格!
53、报国敬业
54、《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价值观的共识,起了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55、古老的中国传承着孝道,孝的含意很广,从人的生活中来讲就是晚辈尊重长辈,孩子尊重父母,孝顺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父母养育的子女,父母老了,就要细心伺候及照顾父母,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孝道传承。
56、“五四”以来,有些学者没有历史地对待孝这一社会现象和行为,出于反对封建思想的目的,把孝说成罪恶之源,是不对的,因为它不符合历史实际。
57、三是孝道是爱国情怀的基础。忠孝,是对立统一的概念,看似忠孝不能两全,实则高度统一。因为为国建功勋,就能给父母巨大光荣,父母精神得到极大幸福快乐。
58、孝,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最佳体现。
59、修身养性
60、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61、孝,是一个人活着的价值。
62、野生的动物尚知反哺。人类作为自然界最高等的动物,更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统治者,孝,更是直接反应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最直接体现。
63、在传统孝道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可取的,这就是“愚孝”,这种“孝”不但不善反而是恶,其实,这是一种顽固的封建思想,不管父母说的对与不对都照作。“愚孝”在古代不在少数,《孔雀东南飞》中的小焦同学就是典型,虽然他有所反抗,最后还是听从他母亲的话,以至于他自挂东南枝,也害死了刘兰芝。这真是封建思想害死人啊。现在,这种“愚孝”不能说完全没有,有也是极个别的家庭,即是这样,我们还是作好宣传教育,大力提倡博爱孝道,剔除传统孝道中的糟粕,教育后代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64、孝,不代表父母、老人为儿女付出了多少,而求得儿女的赡养和照顾。
65、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66、中国人的祖先崇拜,使中国人都理解并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发展到爱家乡,爱祖国,强化了地域认同,民族认同!
67、“国”与“家”的关系协调的好,则天下治,反之则乱。保证实现国家、君主有效统治的最高原则是“忠”;巩固基层社会秩序,增加乡党邻里和睦,父慈子孝的最高原则是“孝”。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细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较,孝比忠更基本。
68、农业生产是中国古代社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合理选择。家庭是中国古代一家一户的基层生产组织,从而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小农生产的家庭对国家有纳税的义务,国家有保护小农的责任,
69、今天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深入到千家万户的传统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再认识。这一课题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更关系到民族兴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时日,深入研究,必有丰厚的成绩。
70、孝顺文化就是情(感恩)义(报恩)的文化,小处感谢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孝顺,大处感谢回报国家民族的培养之恩是忠义!古代选拔官员是一定要看孝道是很有道理的,试想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好的人能对国家君王忠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