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名言有关哲学-摘抄30句
- 2023-05-15 11:40:51
朱熹名言有关哲学
1、这句名言来自于唐代诗人朱熹的《礼记集解》,意味着只要不断地学习,就可以走得更远,不必担心学无止境的问题。
2、朱熹是理学一种哲学观念、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
3、在哲学方面,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他还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意识派生的。
4、”这句话意味着只有真正喜欢一件事情并乐在其中的人,才能够真正地理解这件事情,而不是仅仅拥有一些理论知识而已。
5、王阳明学说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王阳明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教化人们,应将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就是他所主张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
6、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7、在现代社会,知识变化迅速,持续学习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素质,而我们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8、朱子高于孔子,正是说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看这篇论文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史上是进人了一个新阶段,特别在儒学哲理化方面作出了贡献。宋代的理学正宗,一般列举有濂、洛、关、闽四大学派,宗主是周敦颐、二程(程颢、程颐)、张载和朱熹,他们分别被称为理学的开山祖、奠基人、集大成者。 关於儒学的哲理化问题,由於其自身思想的特点和国情的需要,儒家的政治伦理学不大著意於思辨性的提高。但经过魏晋面北朝到隋唐时期玄学和佛教的冲击,一些正统派的儒家,感到对佛、道的驳难时,虽然政治上可以压倒对方,而理论上却显得贫乏,如韩愈就是例子。不过韩愈虽然反佛,但他的道统还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李翱的灭情复性说,虽说是羽翼《中庸》,其实所要恢复的却是清净寂灭的佛、老本性。但他这样经过一番论证,思辨性却大有提高。所以从反对声中来融合佛老思想,从而为儒学的哲理化,又开出一条可供应用的途径。 周敦颐(公元1017—1073)一向被认为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但他留下的哲学著作不多,主要有一篇二百多字的(太极图说)和不满三千字的《通书》,却奠下了他在理学家中的崇高地位。他所以取得这种成就,是由於他在当时儒、佛、道思想矛盾融合的形势下,对於《老子》和道家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等思想资料进行熔铸改造,提出『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物则不通,神妙万物”的动静观,以及“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等合题,从而对宇宙生成、万物变化,到建立符合封建统治的人伦道德标准等方面,都把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作出了词约义丰的概括。 但是由於周敦颐的著作,其中多是概括性的哲理语言,而提出的又多是论点和论纲,并未作系统的、具体的阐发和论证。逭一方面固然给人以启迪,留有参详余地;但另方面却又容易使人产生歧解。从而出现了「惟周子著书最少,而诸儒辨论,则惟周子之书最多」(《宋四子抄释·提要》)的情况。周敦颐的学说,後来贯穿朱熹的辨论和解释,对儒学的哲理化起到重要作用,下一部分再为详说。 张载(公元1020—1077)生活年代与周敦颐同时。他虽然也被称为理学创始人之一,但思想理路与周子不大相同,在哲学世界观上他是坚持气化论,而有别於程、朱的理本论。张载提出了「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两重人性起源论。他认为天地之性是善的,就是仁义礼智,是人的形体未形成之前已经存在;气质之性则有善有恶,是人的形体形成之後才有的。两者关系是∶「形而後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宋张载撰:《正蒙·诚明》中华书局编校本,1978年8月,页23。)在张载之前,对人性善恶往往只从道德上立论,他却把仁义礼智说成是天赋的善性来源,从而将儒家的道德伦理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这就为後来理学家普遍推出「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提供人性上的理论依据。 在认识论上,张载又提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两个认识来源,本来这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但张载却把两者对立起来,认为「耳目内外之合」的感性认识是浅薄的,是「闻见小知」,而『德性所知,不萌於见闻」(《正蒙·大心》,同前注,页24)。他要达到「穷神知化,与天为一」的境界(《正蒙·神化》,同前注,页17)。主张「大其心」去『合天心」,直接去把握无限的宇宙总体,所谓『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正蒙:天道》同前注,页15),这就为理学家们的天人合一宇宙论提供了认识上的根据。 张载虽然在世界观上坚持气化论,但由於他在人性论和认识论上的两重性观点,承认『上知下愚』有『不可变者也』(同注②,页23)。应用到社会人事方面就形成为『理一分殊』理论,他写的《西铭》因此受到程颐的重视,後来又为朱熹所充实和发挥,对儒学的哲理化,继续起著先导的作用。程颢(公元1032—1085)、程颐(公元1033—1107)兄弟,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俩虽曾受业於周敦颐,辈分也比张载为晚,但在正统理学中的地位却超过周、张,在儒学哲理化的过程中起到划时代的重要作用。 二程是首先明白无误地将『理』或『天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程颢曾经自负地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宋程颢、程颐撰:《河南程氏外书》,卷12,《二程集》中华书局王孝鱼点校本,1984年8月,页424)可见这是前无古人的独家创造。当然『理』或『天理』这个词早巳使用,但作为世界的本体,成为造化之本,万物之源,则确是二程的创举。他们承认张载的气化论,但反对作为本体。理由是『凡物之散,其气遂尽,後复归本原之理.』所以『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穷』,而『往来屈伸,只是理也』(《河南程氏遗书》卷15,同前注,页163、页148)。他们认为气是有聚散、生灭的,并不是永恒的绝对体,所以从本体论来讲,『天下只有一个理』(《河南程氏遗书》卷18,同前注,页196)、『理者,实也,本也』(《河南程氏遗书》卷11,同前注,页125)、『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河南程氏遗书》卷2下,同前注,页33)。即只有理才是真实存在的唯一本体。 二程既强调『天下无实於理者』(《河南程氏遗书》卷3,同前注,页66),但又不能和具体实物混同,因此又说『理,无形也』(《河南程氏粹言》卷1,同前注,页1175)。即是说『理』不是实有其形,而是实有其体,这是永恒绝对不变的。所以说『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上头来,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是佗元无少欠,百理具备』(同注⑩,页31)。 二程遗个『理』本体,既不同於有聚散生灭的气化物,又可以避免佛、道的虚无本体有归於空虚寂灭的危险。二程『唯理唯实』的观点,把本体界定为体有而非无、形化而不空的绝对体,这显示出理学比佛、老有更高的思维水平。 在周、程之後对儒学哲理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是南宋的朱熹(公元1130—1200年),他是宋代正宗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二程以『理』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但『理』怎样会成为宇宙的本体?他是与周敦颐所讲的,『太极』联系起来,并且用很大气力为之辩解,并作出详细的阐释和论证。 本文上面讲过,周敦颐写的《太极图说》,由於是词义丰的概括,容易使人产生歧解。同时他制作的《太极圃》虽说是对《易传》的阐发,但正如朱彝尊在《太极图授受考》中所说『自汉以来,诸儒言《易》,莫有及《太极图》者。惟道家者流,有《上方大洞真元妙经》,著太极三五之说,其後,『衍有无极、太极诸图』。黄宗炎在《太极图说辨》中,则指出周敦颐的《太极图》是来自陈搏的《无极图》。这些说法似都有所根据。在我国早期的道教著作,如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就是把周易、黄老学说和炼丹术结合在一起,以阴阳交合和八卦相配的学说来阐明炼丹成仙的理论。後来的道教徒并推衍出许多图式,既是讲炼丹术,又是讲宇宙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扬弃了其中炼丹术的内容,使之成为宇宙发生论的式。但是他虽将道教的《无极图》改头换面,却由於保留下『无极』这一术语,故为陆九渊兄弟所诟病,并断言周说以无极加於太极之上不合儒家宗旨。 对周敦颐这些来自道教的思想,二程是采取回避态度。他们既不提及(太极图》,也没有讲过无极。到了朱熹时由於陆氏兄弟的驳难,他不能不为之洗刷,认为周敦颐发明《太极图》,是『不由师传,默契道体』,是.『得之於心,而天地万物之理,巨细幽明,高下精粗,无所不贯,於是始为此图以发其秘尔』(朱熹:《再定太极通书後序》,《朱文公文集》,卷76,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编缩印明刊本,页1398)。 不过朱子只是用「默契道体」。「得之於心」一类的话为周说辩解是不够的,他必须对无极与太极的关系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办法是对《太极图说》的首句作原则性的修订,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他看到《宋史实录》中原来所载的《图说》,首句是「自无极而为太极」,九江本则作「无极而生太极」。这是明白说出无极是在太极之先,痕迹过於明显。他提出这些本子是增字失误,却断定首句应为『无极而太极」,并对此作了新解:『周子所谓无极而太极,非谓太极之上,别有无极也,但言太极非有物耳.』『极,是道理之极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只是一个实理.『无极而太极,正所谓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耳.」(《周子全书·太极图说·集说》,上海: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1938年3月,页5)朱熹不像二程那样对太极加以回避,他把太极解释为总天地万物之理,又只是一个实理,这就将周、程的思想联系起来,并加以概括提高。对无极与太极的关系,他是巧妙地排除无极在太极之先或是产生太极的印象,使《太极图说》中的道教思想,得以消弭无形;而儒学传统中的封建纲常伦理,却以『理』这一最高范畴的普遍形式上升为宇宙本体,从而取代董仲舒儒学中『天』的地位。自是儒家的天命论演化为天理观,天人感应的神学发展为天人一本的理学。儒家思想缺乏思辨性的弱点,随著朱熹等人的努力而得到改善和加强,特别在哲学世界观方面,朱熹对儒学哲理化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熹既将太极解释为总天地万物之理,这总的理只有一个,就是「理一」。但这个「理」又是无所不在的,是规定着万事万物所以然的道理。这个总的理有不同的分布点,就是『分殊』。朱熹对此加以阐释说:「本只是一太极(理),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94,上海:中华书局,王星贤点校本,1986年3月,页2409)「理只是这一个,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朱子语类》,卷6,页99)这里所讲的就是「理一分殊」,是朱熹在促使儒学哲理化的过程中,所完成的一项重要理论建构。 上面朱熹讲的『理一分殊』,这种理论是来源於佛教华严宗的「一多相摄」。朱熹对此并不明言,只是认为佛教也有这种思想。他说:『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月),一切水月一月摄.』这是释氏也窥见得这些道理.』(《朱子语类》,卷18,页399)他这里说的就是『月印万川』的比喻,佛教和朱学都以此形象地说明一多相摄、理一分殊和万殊一本的理论,自是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级秩序,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封建政治伦理道德,都被说成是至高无上的天理,就像天空皓月一样普照大地。在天理的笼罩下,人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本分,依从天理行事。这即是说,只要人们接受「理一分殊」的理论说教,就会自觉自愿地去遵守封建道德伦理纲常。自是儒家世界观经过哲理化的改造,从取得的社会功效来说也是大有提高。 朱熹既然界定「理」或「天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是哲学的最高范畴,那么人们又怎样去认识这个理呢?他一方面利用《礼记·大学篇》中讲「格物致知」的古老命题,作出更为详尽的发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几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朱熹撰:《大学章句·补格物章》,上海:世界书局,《四书五经》宋元人注本,1936年4月,页3)朱熹造段发挥是符合认识论原理的。因为认识就有一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粗到精、由「零细」上升到「全体」、由『现象」深入到「本质」的过程。朱熹所理解的格物致知就表明有循序渐进的意思。至於他讲的「一旦豁然贯通」这并不等於佛家的『顿悟』,因为它是在『用力既久』的格物基础上达到的,是由「积累」到「贯通」的认识过程,因而这是含有认识飞跃的合理因素。不过另方面朱熹确也碰到一个难点。即他的『理一分殊』理论,认定万事万物之理只是太极这一总体之理的分殊。而这个「无人身的理性」,它流行於物中就成为「在物之理」;流行於心中则成为「在己之理」。 因此他所谓『格物致知』,表面上是人的主体作用於客体,但「物之理」与「己之理」都无非是太极之理的「流行」,所以两者之间的「对置」是虚假的,最後还得承认是「心包万理,万理具於一心」(《朱子语类》,卷9,页155),那么所谓「一旦豁然贯通」,与陆九洲讲的「心学」就难有所区别了。 本文上面讲到,张载曾提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两个认识来源,并将两者割裂开来,朱熹是想弥补这个缺陷,所以提出『欲致吾之知,在即物以穷其理也。』但他又要讲「万理具於一心」,这就使『即物穷理』与『内心求理』两者之间难以协调,终於无法达到从感性到理性这一科学认识论的发展途径,这是朱熹思想中所难以解脱的矛盾和局限。 本文上面还谈到,张载曾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两重人性谕,二程和朱熹对这种区分都甚为赞赏。朱熹认为:孟子讲性善,说人性中潜藏着仁义礼知『四端』,这只是说到天命之性,但对恶从,何来,由於『不曾说得气质之性,所以亦费分疏」(《朱子语类》,卷4,页70)。至於荀子主张性恶,『只见得不好底性』(《朱子语类》,卷59,页1389),却未能回答善从何来。即是说孟、荀的人性谕都各有偏颇,唯有张载、二程阐发的两重人性沦,使原来在道德上的善恶归属,上升到从本体论上来解决人性来源问题。因此朱熹称赞张载对两种人性来源的阐发是「有功於圣门,有补於後学」。『故张、程之说立,则诸广之说泯矣」(问注②,页70)。而天地之性既是天理的流行,因此又被称为义理之性,性即理也,道德论与宇宙论合而为一,儒学哲理化的程度,又得到了提高。 总的来说,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儒家思想哲理化的过程中,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使儒学的理论思维水平得到提高,对此我们要给以应有的历史评价。
9、王阳明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一,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总之,王阳明的心学哲学思想纠正了程朱理学的烦琐流弊,注意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阳明学派,流行达150年之久,其思想中包含的个性解放的因素,则为近代康有为、梁启超、熊十力等人的推崇。王阳明的思想在明代中叶传到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日本思想界颇有影响。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里,如《传习录》、《大学问》等。其中《传习录》最为典型。
10、《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1、朱熹理学思想的实质是强化“三纲五常”,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12、知识可以给予人们应对挑战与困境的能力,也可以让人更有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13、同时,这也提醒我们珍惜学习机会,尽可能多地汲取经验和知识,积极探索丰富多彩的人生。
14、理学思想
15、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阳明子是他的别号,浙江余姚人。说起王阳明就不能不提及他的前辈——象山先生陆九渊,王阳明继其学说思想说发展起来的心说与陆九渊一道所构成的陆王心学,成为唯一堪与以大儒朱熹所代表的所谓儒家正宗的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儒家思想流派,对中国当时以及后世之读书人之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也在中国文化思想史及哲学史上书下浓墨一笔。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习永远都是一件没有尽头的事情,要想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必须要勤奋学习,不断努力。
18、"知识就是力量"-培根2、这句名言意味着拥有知识可以让人们变得更有力量。
19、以下是一些哲理名言书摘,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20、这个名言可以引申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抱着喜欢、热爱并乐在其中的态度,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件事情,也才能够更快乐地生活。
21、《荀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2、回答:朱子理学有哪些思想
23、《庄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慈颜所向生机涌。
24、这句名言的内容延伸可以理解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知识,人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各方面技能水平,从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
25、《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荀子·儒效》2、这句名言表达了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清醒地认知自己所知与所不知,才能不断拓展视野、学习进步。
27、这句话对于鼓励人们在学习道路上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28、如果一个人没有热情和兴趣,只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而去学习或追求一件事情,他很难理解这件事情的本质和价值,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29、这个名言的原因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只有真正热爱并投入心力去追求一件事情的人,才能够在这个领域中取得成功。
3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众多名言中我比较喜欢这句,告诉我们只有自己心净下来才能看的开。